加载中…
个人资料
龚蕾
龚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7,936
  • 关注人气:4,2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利伟的妻子张玉梅(女学第357课)

(2011-05-01 06:59:15)
标签:

军事

杨利伟

北京

张玉梅

太空飞行

杂谈

分类: 发现幸福

杨利伟的妻子张玉梅(女学第357课)
原创/龚蕾

    2003年10月15日20时整,正在太空飞行的航天员杨利伟与他的父母妻儿进行了天地对话。杨利伟妻子张玉梅问道:“怎么样?”杨利伟说:“感觉非常好。”杨利伟妻子又问:“看到什么了?”杨利伟说:“景色非常美。”杨利伟妻子说:“我为你骄傲。”杨利伟说:“谢谢。”杨利伟妻子说:“明天我去接你,到机场接你。”杨利伟说:“谢谢支持和鼓励。我一定努力完成任务,请等候我的好消息。”杨利伟儿子说:“祝你一切顺利。”杨利伟回答到:“谢谢,好儿子。”
    航天员杨利伟妻子张玉梅感言:“第一个上天是最幸福的”
    张玉梅戴着一副白边眼镜,说起话来轻声细语,柔弱文静得像一位女诗人似 的。她以前是一位中学教师,现在是北京航天城的一名文职军人。她的发言是从杨利伟参加航天员选拔说起的。
    她说,那是1996年7月,当时杨利伟正在四川梁平县一个飞行团当领航主任, 天天带领新飞行员们进行训练。有一天,杨利伟对她说,上级要组织飞行员们到青岛去疗养,在那里接受选拔航天员的体检。那是她第一次听到选拔航天员的消 息。她说:“啊呀,我们这些飞行员家属们听了都很激动,一个个都跃跃欲试的 。”
    我问张玉梅:“你当时除了激动,还想到一些别的什么呢?”她说:“也想 到当航天员会有一定风险。我当时就给杨利伟的父母亲打了电话,征求一下老人们的意见。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出身,思想都很开通,都很支持杨利伟去参加航天 员选拔。”
    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毕业于沈阳师范学院,先当教师,后来改做行政工作 。母亲魏桂兰,从师专毕业后一直在中学当语文教师,直到退休。张玉梅自己从锦州师专毕业后,在本县一所中学当老师,她哥哥是本县中医医院的副院长,认 识杨利伟母亲学校的一位校医,这位姓任的校医就是张玉梅和杨利伟的婚姻介绍人。
    我问张玉梅:“你想到当航天员会有一定风险,你支持他去参选吗?”她回 答说:“我也支持呀,当航天员多么光荣啊。我们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就让杨利伟赶上了,他能为民族争光,这是多么了不起啊!”张玉梅的这句话表 明,在她文弱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强火热的心,支持丈夫投身到太空飞行这一伟大 事业中,虽有一定风险也义无反顾。
    张玉梅在座谈会上娓娓道来,她说,杨利伟体检情况不错,一关一关过得比 较顺利。到了1997年春天,通知她也要到北京来接受体检,说明杨利伟本人的体检已经通过了。“那时我儿子还小呀,刚一岁零十个月,我带着儿子千山万水来 到北京参加体检。当时,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领导召集我们开会,布置有关事 项。我们好几位家属都是带着小孩来的,孩子都小,在会场里又哭又闹,其中只有我儿子一个哄都哄不住呀,可难堪了。”她儿子名叫杨宁康,现在上小学三年 级了,据说学习成绩不错,写的作文上了校刊,英语课每学期都能得奖,是班里的小名人。
    张玉梅说,她们体检结束后,各自回去等消息。那时,杨利伟一边等通知, 一边照常飞行,天天带领新飞行员训练。“四川那个地方,春天和秋天都是大雾,夏季是飞行训练的黄金季节,飞行计划排得满满的。跑道上的温度中午可以达 到六七十度,飞机起飞前机舱里热得发烫,他飞一趟下来浑身都是汗。我对他说 :‘你也快走了,差不多行了。’他却说:‘不能因为我快走了就松懈了。’说明他没有产生临时观念,没有影响飞行。”听得出来,张玉梅对丈夫的事业心是 很感自豪的。
    她说:“1997年12月,正式通知下来了,杨利伟入选了,要到北京来报到。 他入选后,在他们那个飞行部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参加选拔的人不少,选上的只有他一个。团里把他送到师里,师里领导很隆重地欢送他。他自己光荣, 单位光荣,家里光荣,我也为他自豪。我心里想,我这个丈夫真是不错。”张玉 梅这句话,当着杨利伟的面她不一定好意思说出口,但她在座谈会上十分自豪地说了出来,大家欢笑着为她这句话鼓掌。
    张玉梅介绍说,杨利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他脑子反应比较快,但 刚开始学习航天基础理论还是很吃力的。他对学习可上劲了,一点也不肯落后。有一次,我到饭堂去吃饭,航天员大队一位教员见了我说:‘恭喜你啊,杨利伟 英语考试得了100分。’我说:‘就凭他那英语基础?可能吗!’教员说:‘这是真的。’”
    我笑着问张玉梅:“这100分里面有没有你的功劳啊?”她也笑了:“有一点 吧。”原来,杨利伟只有双休日才能回家,那次考试前,杨利伟从航天员公寓打电话回家,让张玉梅在电话中用英语复习提纲向他提问,“我在电话里提问了他 两个多小时,帮助他复习得比较仔细。”
    我又问她:“你除了帮助杨利伟复习英语,在学习上还帮助过他什么?”张 玉梅说:“别的我也帮不上多少忙,他这个人是很用功、很细心的,每天都要整理学习收获,我有时候就帮助他抄录和整理一些东西。”张玉梅这些话虽然说得 轻轻的、淡淡的,但我听后却在心里想:“上天也要一位贤内助啊!”
    杨利伟本人曾经对我说过,航天员基础训练的头三年里,他晚上12点以前没 有睡过觉。张玉梅在座谈会上也说:“杨利伟学习基础课程那个阶段显得特别紧张,但他一直坚持得不错,这一点我是很佩服他的。他记东西就是快,我儿子记 东西也快,这一点像他。”张玉梅爱夫及子,非常自豪。
    我问张玉梅:“杨利伟对孩子的学习管得多吗?”她却答非所问道:“杨利 伟特别能带孩子玩,他把自己小时候玩过的名堂一样一样想出来,教给孩子玩。孩子喜欢玩飞机、手枪。他告诉孩子说,他自己小时候可玩不起买的飞机和手枪 ,玩的都是自己做的木头飞机、木头手枪。孩子一听,买的飞机、手枪不玩了, 非要玩自己做的木头飞机和木头手枪不可。杨利伟就自己动手,用木头给孩子做了玩具飞机、玩具手枪,孩子玩得可高兴了。”
    我又问了张玉梅另一问题:“杨利伟对孩子那么喜爱,对你关心怎么样?” 张玉梅说:“他对我嘛,前十年是我关心他多,现在是他关心我多。在过去家务事我也不能指望他,他当飞行员时就不太管家里的事。这么多年,家里的大事小 事我都包了。他当了航天员,我更不能让他分心了。但是,自从我前年得病以后 ,现在是他关心我多了,干家务活也主动多了。每逢天气变化,他都会打电话回来,提醒我加衣服。”张玉梅2001年体检时发现肾炎,当时杨利伟正准备到东北 去进行高空飞行训练。张玉梅说:“这对我自己、对杨利伟都是一个晴天霹雳。 ”
    按理说,航天员妻子的健康也是得到重点关照的,但张玉梅的肾炎没有得到 及早诊断和治疗,也和她“我不能让他分心”的生活信念直接有关。为了使杨利伟早日实现太空飞行的理想,她承担起了一名航天员妻子所能承担的一切。她自 己工作上不甘落后,回到家里又要挑起教子、理家的全部担子。平时身体遇有不 适,她总认为仅仅是劳累而已,今天想着也许明天就能把体力恢复过来,明天又想着也许再过两天就能把体力恢复过来。能忍则忍,一拖再拖,顾不上请病假、 跑医院。日积月累,她瘦弱的身体在体力上、心理上都严重透支了。我被张玉梅 的精神感动了,对她说:“你们这些航天员妻子们,的确比一般军人妻子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和心理压力,将来航天员的功勋章里也有你们的一半。”
    张玉梅接着说:“杨利伟把我送进301医院,第三天就到东北参加高空飞行去 了。他临走前急急忙忙把他父母接过来照顾我,他觉得对我挺内疚的,临走前站在我病床前看着我的眼神,把我看得心里挺难受……”张玉梅哽咽了。从那以后 ,张玉梅每月要到301医院去接受10天治疗。她表现得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她说 :“我每次都是自己到医院去治疗,不让杨利伟分心。医院里病菌肯定多,我不让杨利伟多到医院去,我要保护他的健康。”听了张玉梅的这席话,可以让人更 加明白什么叫付出,什么叫奉献精神!
    这时,另一位航天员聂海胜的爱人聂捷琳插话说:“张玉梅每次去医院做治 疗,上午从医院回来,下午就到研究室去上班,从不耽误工作。”张玉梅现在是航医所的一名工作人员,分管航天医学研究和航天员训练方面的资料工作。随着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加快,资料工作量猛增。张玉梅感到,她的心血和劳累 都和杨利伟从事的光荣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再苦再累也不说什么,一直默默地工作着。
    张玉梅还讲到了这样一件小事:每天晚饭后,研究所的科技干部都是成双成 对出来散步,但航天员不到双休日是不能回家的,她每天都是一个人领着儿子出来散步。航天城有位干部的老岳母,有一次在路上问张玉梅道:“小张,我怎么 从来没有见到你的爱人和你们娘俩一起散过步啊?”老人的话里面有一些别的意 思,问得张玉梅心里挺不是滋味。后来,这位老人知道张玉梅的爱人是位航天员,见了她不好意思地笑笑,消除了误会。张玉梅说:“杨利伟是很仔细的,他到 杭州去疗养,回来时不忘给我带一块丝巾,给孩子带一样玩具。我的衣服都是他 帮我上街挑选的。他是B型血,情感比较丰富,我不如他。”说到这里,她流露出满心喜悦,笑得一脸幸福。
    张玉梅最后说:“杨利伟每次高强度训练下来,都能减少两三公斤体重。他 吃了那么多苦,都是为了争取第一个上天。他的老师长邵文福也捎信来鼓励他,希望他能第一个上天。我真希望杨利伟能够第一个上天,第一个上天是最幸福的 。”
    杨利伟第一个上天的理想终于实现了,张玉梅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以上资料来自网易)
    杨利伟小档案
  民族:汉出生年月:1965年6月21日
  籍贯:辽宁省绥中县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身高:168厘米
  体重:65公斤
  家庭成员:妻子张玉梅,儿子杨宁康
  简历:1983年6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 任空军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强击机、歼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 ,被评为一级飞行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1996年,参 加航天员初选,入围;1998年1月,从800多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首批 航天员之一;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准备阶段,经专家组无记名投票,入 选“3人首飞梯队”,并被确定为首席人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