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人争又如何(女学第349课)
原创/龚蕾
不与人争又如何,这句话是导师说的一句话,学生觉得很好,拿来与朋友们分享。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里蕴涵着“强大”的真实含义。
厚德载物的意思就是“不争”,这种不争不是因为软弱而不争,恰恰是因为足够强大而不争,强大而与人友好相处,一个人或是一个国家能达到这样自强而不争的境界,才是一种真实的强大。
笔者认为不争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不与天争。
比如瑞典人来说,没有争分夺秒这个概念,他们做事一向很有计划,一般事宜提前两个月就把日程表安排好,不会临时抱佛脚。即使是紧急情况,也能从容不迫,临危不乱。瑞典人很注重休假,他们很少在假期加班。自然上班时,也能一丝不苟、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干完工作。只有那些缺乏计划,不先动脑筋结果劳而无功的人,才会去“争分夺秒”。
第二,不与地争。
瑞典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到保护环境和资源,即使在成为世界最富10个国家之一的今天,它的绿化率还超过了70%,号称欧洲的绿肺。在瑞典很少看见鳞次节比的高楼大厦,因为他们不会为了虚假的繁荣,而牺牲森林和文物建筑。他们的环保意识从幼儿就开始抓起,无论是卧室的卫生间还是深山老林中的厕所,都是一尘不染。炎热的夏天,空调中的热气不像中国城市那样排到大街上引起温度升高,而是排到地下热水供应系统中循环使用。瑞典人对环境与资源的保护真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
三是不与人争。瑞典是一个资源相对于人口比较富裕的国家,这固然使它人民的生存压力远远不如类似中国那么大,但要使几乎所有人都变成心态平衡,不具攻击性的“善良人”,却需具有资源分配与安排上的特殊智慧和新观念。
不争,是人生至境。
这个世界的吵闹,喧嚣,嫌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是争的结果。明里争,暗地争,大利益争,小便宜争,昨天争,今天争。你也争,我也争,争到最后,原本辽远的尘世,只能容得下一颗自私的心。
心胸开阔一些,争不起来,得失看轻一些,争不起来,目标降低一些,争不起来,功利心稍微淡一些,争不起来,为别人考虑多一些,争不起来。
但欲望,让每一个人争先恐后。权钱争到了,幸福不见了,名声争到了,快乐没有了。
我不与人争,胜负均不值。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不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不与人争又如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