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是秋分
(原创)
/龚蕾
中秋夜刚刚过去,迎来了新的一天。一看日历,便知今天是秋分。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才始入秋。
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摄氏度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要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
饮食调养方面,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可以祈祷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精神调养方面,最主要的是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老人可减少说话,多登高跳远,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
秋分后,气候渐凉,是胃病的多发与复发季节。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应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
早睡早起,以养“收”气。少食葱、姜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秋燥易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撕、皮肤干燥,大便燥结等,多吃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防止寒凉之气伤身,添衣保暖,特别是注意胃部的保暖,适当增添衣服、夜晚睡觉盖好被子。
多吃“辛酸”果蔬。比如,芝麻、核桃、糯米、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白萝卜、红萝卜。也不要吃得过饱。
药膳要善用百合,如百合莲子羹、百合莲子瘦肉汤、银耳百合羹等。
注意四防:防止受凉感冒,防止运动损伤、防止运动过度。
精神调养方面,保持乐观、平静心态,增加户外运动,如登高、爬山、秋游等。保持乐观、平静心态、做到神志安宁,舒缓心情。避免忧郁、惆怅。保持良好的睡眠,保持乐观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
给皮肤做些保养,涂抹润肤乳以防皮肤干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