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沸沸扬扬的“龙虾门”事件

(2010-09-02 17:36:21)
标签:

时评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沸沸扬扬的“龙虾门”事件

(原创短评)

作者:龚蕾

 

    近期,在南京发生了“龙虾门”事件,引起了众多普通老百姓的热议。

    从2010年七月份开始,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陆续收治了因食用龙虾而入院的病人。与普通龙虾带来的食物中毒不同的是,这些患者没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均表现为鸡肉酸痛难忍,医生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情况严重的还因肾功能受损,出现了酱油尿。

    连日来,龙虾门的元凶到底是什么,仍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一位从事龙虾批发近20年的批发商主动致电快报,称目前闹的沸沸扬扬的“龙虾门”元凶是不良商贩过多使用洗虾粉引起的。不过,官方的调查并没有认定这次龙虾门事件与“洗虾粉”有关。

    南京疾控中心等专家都认为洗虾粉致病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洗虾粉的主要成分是草酸,如果量大的话,在进入血液之前就会对人的消化系统产生刺激,迅速导致呕吐恶心的反应,这才会是典型的中毒反应,时间间隔较短。通常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会发作,而目前病人,起初几小时并无明显反应。

    据8月31日扬子晚报,近日当地举办了龙虾开放日活动,向监管部门及部分媒体就整个小龙虾产业链进行展示,同时,对重点小龙虾营业餐饮店开展了洗虾粉专项检查,尚未发现使用洗虾粉和滥用添加剂行为。

    8月30日东方早报,据南京一位从事小龙虾批发销售生意20年的水产商介绍,电视及报纸上播发出来的洗虾粉与他亲眼所见的洗虾粉不一样,他看到过的洗虾粉是灰色粉末状,并非是白色的。

    8月31日中国青年报,据调查,有7成网民表示不敢吃小龙虾。而南京市场的龙虾销量也随之一落千丈,价格一跌再跌。

    9月1日中国食品科技网,龙虾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近期美国方面可能会派人来考察,国内和美国的会计事务所将对龙虾经营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以特色食品上市。

    8月29日京华时报,有关专家透露,横纹肌溶解症其最大危害是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极易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而横纹肌溶解的病因很多。目前调查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找到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直接病因,这次南京龙虾致病的原因,极有可能发生在养殖环节。

    9月1日食品产业网,受龙虾门事件影响,销量下降一半以上。

    8月27日喜乐乐网,龙虾门事件引人深思,龙虾不是中国人主动引进的,而是日本人带进来的,龙虾学名克氏螯虾,是甲克底栖动物。本产北美洲,后进入日本。据推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人把龙虾带至栖霞山地区,这就是中国龙虾发源地。龙虾适应性极强,无论是清澈见底的湖水,还是污浊不堪的臭水沟,都可见到它的身影。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小鱼、虾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重金属、油污虽不是下龙虾的摄食对象,但这些物质可附着在食物上,进入龙虾体内。肠道、腮都饱含寄生虫和细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