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九:方言歌谣(一)“雕(jiou)‘牛歌’”

(2024-10-31 14:17:16)
标签:

“雕(jiou)‘牛歌’

两首新“牛歌”

雇农的故事

乡下(ha)行路难

分类: 学术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九:方言歌谣(一)“雕(jiou)‘牛歌’”
耒阳方言漫谈之二十九:方言歌谣(一)“雕(jiou)‘牛歌’”

耒阳方言漫谈之方言

jiou‘牛歌’   

民间无名氏口头创作的歌谣,文人们不承认是诗,而略带轻蔑地称之为“顺口溜”。但是,这种口头创作在老百姓中间却颇有市场,尤其受到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农民和小孩子的欢迎。

在耒阳,人们把这种顺口溜叫做“牛歌”you-go,而把创作这种顺口溜,叫做“雕jiou‘牛歌’”。为何把顺口溜叫做“牛歌”,我问了一些老人,他们也说不出所以然。我以为,可能是与这些顺口溜常常比较多地在看牛的孩子中间流传有关吧:牧童们骑着牛,边走边念,就把“牛”与“歌”连在一起了。出处姑且不论,但一个“雕”字的确十分传神,它把创作时的精心推敲、精雕细刻都体现出来了。

上百度查,一说牛歌民歌,江苏省省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又一说牛歌是铜陵当地民间歌曲,起源于清末至民国年间,在民间自发形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显然,与我所说的耒阳“牛歌”不是一回事。

“牛歌”属于口头文学,很少有文字记载,由于耒阳方言的限制,很多内容也无法用文字记载下来。而在耒阳生活主要是高中及以前的十多年,其间耳濡目染从各种途径知道了一些耒阳的老歌谣,也不知道算不算“牛歌”,但是能够完整地记录并合理地加以解说的并不多,借这次漫谈耒阳方言的机会,把自己尚能记得一些歌谣披露出来与大家共赏。

这些耒阳歌谣,耒阳方言来唱,则韵味十足,很是生动传神,如果“翻译”成普通话,一则有些话没有相应的词可用,二则勉强“翻”出来,往往就会失去神韵,没有味道。但是,为了让不懂耒阳方言的朋友也有所收获,我还是勉为其难地把原始的歌谣尽量“翻译”和适当注释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谈老的歌谣之前,先介绍我知道的两首“牛歌”,它们都是村子里那些普通农民的集体”出来的创作估计没有流传太广,记下来以防流失。

一个是关于村子里一位雇农的故事。土地改革时,村里有个叫尊实的雇农,开始是个土改“积极分子”,但是后来在工作中,他竟然爱上了斗争对象地主的女儿,因此受到批评。但是,他居然不为所动,最后把地主的小姐娶到了手。为此,村子里一些青年人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没多久,就给他“雕”了一个“牛歌”,详细叙述了他这段故事,有好几十句,我现在已经记不全了,只有开头和结尾的几句还有点印象:

“有甲(dia,个)乃崽(le-ze,男孩子)勿(n,不)安分,一心要想锦妹子(那小姐的名字)‘睏’(huan,睡)。日里夜晡(ya-bu,夜晚)用工夫,追来追hou竟搞成。……工作组长劝住,贫雇老庚(lao-gen,朋友)想问。乡下四处传事,诉(su,去声,骂)咯甲(go-dia)小光棍!”这“牛歌”还当面对尊实唱过,但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并不在意。

还有一个是我1989年回家探亲时请村里朋友抄来的,但也没有作者名字。那年我回家与母亲和弟弟一家过春节,开始的七八天里,老天好像与我作对似的,雨雪不大不小,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总也没个晴朗的时候。乡间的小路,在绵绵雨水中变得泥泞不堪,经过行人的不断践踏之后,变得和制砖的泥一样,又黏又滑,出门真的成了一场灾难一般的雨鞋根本无济于事,必须穿高筒套鞋才能上路,有人还找出了闲置已久的“钉鞋”jioang-hai。我记得小时候,乡间的主要道路差不多都是石板路,雨下得再大再久,也还是好走的。自从分了责任田以后,路两边的主人都拼命蚕食路面,使之越来越窄,而原来路面上的石板都陆续被一些人拿到家中,成为他们的屋基了。再加上没有了以前社会里做好事”、“积阴功”,修桥补路的人,除了政府出钱修的“国道”外,乡下的小路就只有一年年坏下去。村里一个小青年告诉我,有人为此“雕”了个“牛歌”,他背不出,我就请他去帮我抄了来,所以得以保存至今。那“牛歌”写的是:

  现在(hen-ze)乡下ha行路难,小se路只有两指宽。大(tai)脚要是踩偏(dai)跘(ban,跌倒)到田里dexian难翻。碰到(beng-dai)落雨还要苦,水(xu)浑路滑(wa)变泥滩。行(hong)路好比炼砖泥(le),一脚一抽鞋乱窜(luan-cuan)。巴望有人n修阴骘xiu-yian-zi,做好事,积阴德,铺上石头(xia-tou)路开宽。不管天晴和落雨,探亲访友再烦!

现在,村里已经通了简易公路,汽车、助动车、自行车可以开到家门口,行路应该已经不难了。

                            2024-10-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