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体备课资料——口算乘法

(2010-11-09 22:51:31)
标签:

教研

杂谈

分类: 教学空间

 

为了迎接区素质督导评估,我们三年级集体备课了《口算乘法》。杨秀霞老师蹲点我们中段数学组,我作为其中的代表对这节课的设计做了详细的说明,杨老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并和组内老师进行了交流。

自我反思: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教学更使学生厌烦,这是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教师要注重适当的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是他们感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本课学习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巩固表内乘法的知识,还要注意沟通本课新知与表内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计算。教学时,让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这样学生就能够发现和得出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主生和形成的过程。

附说课内容:

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6869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

1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口算乘法的组成部分:

口算乘法分位两块内容:教材第68页的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从实际生活情境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由小精灵向学生提问: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

69页例1分为两个小题,第一小题是从表内乘法的计算2×9扩展到计算2×10,第二小题是任意的整十数乘一位数。

3、口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打下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

教学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进行口算。

难点:发现、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7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1、谈话:今天林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到少儿游乐宫去玩一玩,你们高兴吗?(课件出示)看!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导游,她的名字叫小精灵。小精灵带我们来到少儿游乐宫,看看少儿游乐宫里都有哪些好玩的游乐项目?(生观察)你们喜欢玩哪些游乐项目?根据价格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出示这个情境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关注、更积极去参与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可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组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可能提出:

1)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6人要多少钱?

2)玩激流勇进每人6元,30人需要多少钱?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很快唤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依据生活经验,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数学问题,为主动探究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1(1)

导语:小精灵听到我们班的小朋友提出这么多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非常高兴,她想带到我们一起玩旋转木马,你们高兴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1)、课件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

、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918

、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教师板书:2×10

、思考算法:列式后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班内交流,可能出现以下方法:

a、因为9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20,所以2×1020

b、因为102相加是20,所以2×1020

c、也可以把2×10看成是2个十,因为2个十是20,所以2×1020

、教师根据学生的计算方法进行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2×10怎样口算呢?小朋友们经过认真思考,很快想出了三种方法:

a、可以先算9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20,所以2×1020

b、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102相加是20,所以2×1020

c、第三种想法非常巧妙,根据乘法的意义,也可以把2×10看成是2个十,因为2个十是20,所以2×1020。这种方法口算得很快。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不但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2、教学例12)。

导语:小精灵看到我们在旋转木马这项活动中玩的这么开心,她也很高兴,小精灵想带我们一起去坐碰碰车,你们愿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1)、课件出示: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3

、思考:20×3=?小朋友们先自己独立地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进行班内交流。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

a、因为32060,所以20×360

b、因为2×36,所以20×36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20×3怎样计算呢?小朋友们想出了这几种方法:a20×3可以看作320320就是60b、这个同学更了不起,20×3想出了更为简便的方法,根据乘法口诀2×36,所以20×360。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口算乘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学生置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之中来学习数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培养的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练习内化

导语:小精灵看到游乐园里还有一群小朋友在进行口算比赛呢!她也想带我们一起去参加口算比赛,你们有信心吗?

1、赛一赛:看谁口算的又对又快!

2×4   20×4   200×4   2000×4

我们口算的这些题目都是正十整百整千的的数乘一位数,小朋友们口算的又对又快,你在口算时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小结:我们再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先把这些题目看做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设计意图】在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展到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帮一帮:帮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

导语:我们在少儿游乐宫里坐旋转木马、做碰碰车、参加口算比赛,小朋友们肯定口渴了,小精灵带我们一起来买饮料。但是要买饮料必须帮助售货员阿姨解决一个问题,有信心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列式后口算。

3、帮一帮:帮叔叔解决问题。

导语:卖苹果的叔叔看我们这么快就能帮助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他也想邀请小精灵带我们一起帮他解决问题,你们乐意吗?(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列式后口算。

4、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导语:活动快结束了,小精灵就要与我们告别了,再分别以前,咱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后,师生一起找朋友。

【设计意图】将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并结合口算知识,设计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找朋友的游戏,把学生的学习激情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知识;在巩固知识中建立情感;在建立情感中体验成功之乐,以此达到课虽尽而趣无穷的效果。

(四)、总结测评:

1、总结: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在少儿游乐宫玩了坐旋转木马和坐碰碰车,还帮助叔叔、阿姨解决问题,你们高兴吗?在高兴的同时你又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怎样进行口算乘法?在口算乘法时你准备提醒你的同学注意哪些问题?

2、作业:

练习十五的第13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