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伶人”是一种人格,明星是一种隐疾

(2013-07-13 21:57:52)
标签:

爱的病理解剖

明星

黄柳霜

人格

心理

娱乐

“伶人”是一种人格,明星是一种隐疾

——黄柳霜:久远夜伶人

文 柯晗

http://s6/bmiddle/6246ea96ge16523e3c425&690

来讲一个属于久远过去的美丽女伶。

在大部分如今能找到的中文资料里,她人生常被这样描述。1905年出生在唐人街一个洗衣店,第三代华人,幼时起就热爱电影,14岁通过店里常客介绍,得在大荧幕展露一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7岁就在电影《海逝》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等到的评价风头甚至一时盖过了男主角。她因此受到当时著名导演的垂青,被安排饰演一名蒙古女奴。里面她艳丽的外貌与充满性暗示的香艳画面,令这部片子《巴格达窃贼》后来成为当年好莱坞最卖座的电影之一。她就这样成为了首位在好莱坞谋得发展的华人女演员。

可惜她的从影生涯,也正是美国社会对有色人种的歧视最盛时。百年后她重新被后世所称道的美,也无法助她获得一个出演女主角的机会。

她有多美?她其实身材谈不上妙曼,只有一副高大粗骨架。而大,本身已是一种壮美,也唯有高大才能在一片白人演员的图景中显得和谐。她脸上五官的尖端全是锐角,本身已经算精致,但在嘉宝风靡的20年代,论精致她在西人里也不显得突出。她唯一可拿来作为武器的,只有她的异域风情:肉鼓鼓的脸颊,东方人独有的稚嫩感——100年后的今年,异域风情依然是奋战在好莱坞的亚洲女星们所倚靠的唯二重要标签之一。这标签令她20岁不到已经参演十几部好莱坞影片,奇异的东洋形象常常引起话题(据说齐刘海贴头皮短发的童花头发型,就是她的时尚贡献),但选择却总是只有两样:艳丽蛊惑象征原罪的危险女性,或因得不到爱情垂青而死的屈辱女子。根据1850年美国通过的《反异族通婚法》,她在剧中甚至不被允许与白人男性接吻。她尽量谨慎地挑选角色,或与导演商量修改,然而想要在美国影界立足,就无法摆脱西方人塑造的东洋概念。她也因此在当时的华人中被视为总出演丑化华人角色的衣着暴露的下流女艳星,被国内媒体所唾弃。

24岁时,已从影10年的她离开美国赴往欧洲发展,担任了数部影片的女主角,同样得到许多对她的演技与美貌的赞誉。后来再回到好莱坞,又以话剧《龙女》赢得好评。她还一心为总是排斥着自己的深陷战争的祖国奔波,义演、义卖、筹款,以致忽略了演艺事业。她直到最后都孑然一身,在情感上遭遇着与演艺事业上一样的尴尬:She was too Chinese for Hollywood and too American for China.白人不会逾越种族与她结婚,而对保守的华人男性来说,她艳星的身份显然太不理想。

在这一段故事里她被称道为一位魅力出众却命运多舛的异色女明星,拥有独特的审美与坚贞的心,然而一生孤寂受尽委屈,为美国好莱坞留下一笔夺目的东方情调,却被种族歧视与民族主义夹在当中,永生不被理解。


然而资料的缝隙间,我们不免还能窥到这些:

这个出生于多子家庭的华人小女孩,9岁就常自己开口向在唐人街取经的电影导演们开口讨要角色。到11岁,她已用自己的英文名Anna May Wong作为艺名参与演出。14岁的荧屏出道,角色是300个小女孩群众演员之一。17岁担纲的所谓主演,只是个戏份不多的悲剧角色。打那以后,她就常在故事里披挂着自己平常根本从没穿过甚至可能也未必清楚意味的中式古装外衣,扮演当时西人贫瘠想象力中的东方姑娘,她恰恰补上当时的好莱坞缺少东方幻想,自己也志得意满。也许“伶人”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殊人格,否则很难想象一个洗衣店家的二女儿从哪里学到毫无羞怯的胆量与精明的头脑。18岁时,她就像任何一个天生醉心灯光舞台、野心勃勃的少女艺人一样。

她的众多写真中曾有一张讨人喜欢的少女姿态,照片里她散着毛毛的黑色长发,游戏般抓起一把尺子丈量自己的头发。但这样的照片此后再也没有,她大概很快意识到该迎合西人的东方期待,于是她梳起齐刘海的贴颈短发。她看起来更加标志独特,也接二连三接到了角色。当然都是一些设定雷同的小角色,用来为影片增加流行噱头。至于“童花头”发型会否是一个根本不被主流社会承认的亚洲女艳星发明?看起来到更像是与黄同龄的Louise Brooks:IT Girl开山鼻祖,默片时期最妖艳而灵气的童花头女演员。

好莱坞对她单纯的外形需求,确实阻碍了她的演艺事业发展。她因而转战欧洲,但最后仍抵制不住好莱坞的吸引,再回来策划了一出话剧谋求突破,在里面为自己设计了美得不详的“龙女”形象,可惜最后还是暗淡收场。“对好莱坞来说她太东方”,但不会一句中文的她想赢得血缘宗国的支持也已经太难了。她访问家乡,与媒体接触。他们像全世界所有小报记者那样,一边抵挡不住她的美丽,当面问她要签名照,一方面回过头在报章上老调重弹她过去的“辱华”演出。

她一生孤独悲惨吗?古今中外有几个女演员过的是俗世所定义的女性幸福美满的一生呢?至少她十几二十岁开始已拿着周薪150美元的高额收入,能以一己之力供养全家人,包括弟妹念书的费用。大可不必为所有人设想一个雷同的圆满人生,并以此揣测他们的幸福与否、惋惜与否、痛苦与否、高尚与否。

她在51岁的人生里,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充分释放了她所能释放的所有能量。不管以何种角色存在于当时大众的眼中,她的美曾在那时闪耀,抿起嘴唇妖魅,露出大牙笑又是烂漫。她出镜最喜欢双臂上下舒展的姿态,看起来如迦梨女神,携带着像从黑夜生出的寓意不详的美丽。

百年后人们从故拷贝中翻她出来,发现在时间久远得不可思议的默片时代,竟还有过这么一个东方女演员,正好为日渐无聊趋同的娱乐世界添色。于是搜寻她的旧照,赞美她在大部分参演影片中一闪而过的身影有多重要,但英文专题中仍将她的名字生硬地解释为“霜打的黄色柳枝”。

而此时,她跨越时间的美,倒显得那样无辜。

http://s8/bmiddle/6246ea96ge16525877fb7&690

(本文刊登于《约绘·名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