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2010-01-13 15:29:57)
标签:

旅游

摄影

老彭

海南

三亚

亚龙湾

热带天堂

森林公园

分类: 异地采风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位于三亚市东南方向25公里处,总面积1506公顷,是三亚市林业局和亚龙湾云天热带森林公园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三亚市第一个森林公园。现开发出的园区游步道约8公里,游览车道约14公里。因时间紧张,在朋友的带领下,乘坐观光车,以西大门为起点,沿围凤岭、逐鹿岭、飞龙岭山腰、山脊盘旋而上,走走停停,直至红霞岭。中间停靠兰花谷、逐鹿岭驿站、鸟巢度假村(西区)及山顶公园。一路上饱览天堂景色,近观碧树红花,远眺山峦起伏,上观天高云淡,下览球场绿茵,极目之处海天一色,体验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阔天空。不到亚龙湾,不算到海南!不登红霞岭,枉到亚龙湾!不虚此行矣!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上图1:

    兰花谷入口,谷中养植了各色品种的兰花。有的植在石槽上,有的植在草丛中,比较惹眼的是以椰壳盛土为盆,沿树干捆绑而上,形成颗颗兰花树。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2:

    左侧为槟榔树及槟榔果,右侧为木瓜树及木瓜。槟榔树纤细、笔直、高耸,想起“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的歌词,采槟榔是够艰辛的。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3: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4: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5: 无花果,第一次见到,原来也是树本果实。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6:  站在山腰俯瞰亚龙湾,雾罩天气,不甚清晰。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7:  岭上一枝独秀的高山榕——迎客榕。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8:    徒步上岭的木质栈道,游客树上系上红绳祈福吉祥。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9:  红霞岭上依循山岭骨架,顺势根石脉络,悬架而建的鸟巢式木屋,是森林公园极具个性的手笔。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0:  拉近拍摄的鸟巢木屋。原来入住都是会员制,据说现在对外开放了。顶上的亭子叫“千里伞”。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1:  逐鹿岭上的“烟波亭”,和鸟巢木屋一样顺势而建,是供游客休息喝茶之地,饮料很贵哦!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2:   烟波亭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3:  在烟波亭上拍摄的通往鸟巢度假村(西区)的“过江龙索桥”。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4:  过江龙索桥,走起来很颤哦!沿公路绕行也可到达鸟巢度假村(西区)。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5:  站在上下颤抖的过江龙索桥中央回拍的烟波亭,拍实不易,只有高快门一招了!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6:  下过江龙索桥后进入鸟巢度假村的入口。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7:  坐在鸟巢度假村入口咖啡厅,品着咖啡安安静静拍摄的“烟波亭”。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8:

    鸟巢西区最具特色的“峭壁天池”,即在峭壁上修筑的泳池,与天海融合,与山林一体,堪称“人间瑶池”。边上置备躺椅和可挂蚊帐的木床,游后小憩,煞是惬意。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19:   峭壁天池下面的构造。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20:  在鸟巢度假村远拍集结地附近的帐篷度假营。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21:   登上“千里伞”俯拍的峭壁天池全貌,遗憾的是仍然看不到躺椅。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22:   飞龙岭(鸟巢度假村东区)上的“仙人脚”,哈哈,太像了!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23:  山顶公园入口处的娇艳植物。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24:  山顶公园的桑田水景。可惜雾大没有登上公园主峰,据说峰顶是观海景的最佳地点。


走进三亚——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篇 上图25:

 

     其他风景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