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

(2014-11-11 08:13:29)
标签:

育儿

孩子

学习习惯

家长

小学阶段

分类: 亲子教育

网友

    儿子现在身体上状态没什么了,可孩子现在对于作业和玩完全乱了套。给与他自由的时间支配权利,可孩子总是玩够了才回家,然后对于作业也是含糊其辞的一会写完,一会还剩下点……有时甚至早上早起再写!也和孩子平和甚至发火的沟通过!孩子也深知自己应该将错误的学习和娱乐方式改变……!可一到实施起来就变了味!

    我这周也承认自己对于作业过于激进了,孩子应该也感到了压力!可这不代表我们的孩子就不能承受任何压力吧!?况且学习是他的职责!对于放手后的5年级反而学习习惯变得糟糕了!且近期语文作业总是少写……孩子是一心放学玩,回家听音乐……!平和的沟通几句关于学习的事他也烦,就会说知道……!也感觉到他近期有情绪抽动……我都及时去引导他将坏情绪发泄出来!唯独就这作业我这几天都在困惑着……
    明白自己放的同时又在盯,没有真正的放!可我总觉得放必须要有度!孩子自己得有学习方法和相应的态度,而不是任由他“享乐”!没放前还可以较及时的完成作业!放了,孩子反而是作业和学习态度全部颠倒了!我都告诉他如果你认为你都会了,不用写作业,ok!我没意见(他根本不敢不写,同时语文总是少写。其实这学期语文老师都反应他进步蛮大的!不再讨厌学语文,可就是作业就像魔咒般总是会有少的情况)

海夫人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培养。
    好习惯养成好性格,好性格决定好命运,好的学习习惯是后续学习过程的基石;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后续学习过程的动力。一般小学五年级前这两个(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就能够初步形成,这两个基础(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是将来(初中、高中、大学)学习过程的根本。
    一个孩子3、4年级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可以预测出高中的学习状态,所以小学阶段家长需要操心的不是成绩,而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看看这个网友的烦恼,孩子上5年级,因为孩子有抽动症家长以尊重和给予自由空间为主,估计度没有把握好,然后越放越松,现在沟通引导无效,孩子越来越放任!家长明显有些焦虑和着急!

我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我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做的比较好,但是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也就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没有引导,可以说是完全放任,所以孩子学习习惯不好。现在孩子高中,小学没有培养起来的良好学习习惯现在充分显露,上课听讲不完全,课后作业完成不完全,不预习也不复习。但是学习兴趣依旧积极引导着孩子,孩子感兴趣的课程保持良好,孩子能充分主动去学并且精益求精。

如何在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让孩子对学习过程有一个基本概念和模式。
一、 
上课认真听讲。
    
上课认真听讲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良好学习习惯里最重要的一项。家长需要让孩子深刻明白这点,老师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如果你没有听,课后自己要弄明白要多花几倍的时间。
二、 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这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如果上课听讲效率高复习和完成作业这块所费时间会比较少,小学阶段不需要过多重复的作业量。
三、 
关于预习。
     
对于课前预习,我认为对于接受能力强上课听讲效率高的孩子来说,不预习更利于她们专注用心的听讲,因为新鲜从未接触;对于接受能力弱听讲效率不那么高的孩子可以预习,提前准备。
四、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制度的建立。
    
有许多家长从一开始就没有告诉孩子或者没有让孩子明白这点,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可以引导监督甚至陪伴,但是家长始终是配角,孩子才是主角,但是这样的角色常常是颠倒或者互换了,孩子放学回来家长总是急火急了的说:“快写作业!”,家长反复催,孩子好像不急,结果是家长越催越上火,孩子也烦了。
    
这个时候需要制定一些简单的制度来约束孩子,比如:作业完成了(或者课堂内容全部掌握了)才能游戏(孩子对课堂内容掌握的如何需要家长检验),如果没有执行可以相应有些惩罚(比如缩短游戏时间或者干些家务如洗碗,扫地之类)。
    
简单学习制度建立后(这个制度最好引导孩子一起参与制定)就让制度来约束孩子,平时家长也可以尽量避免和孩子发生冲突,制度可以粘贴在墙上让孩子随时看见。制度尽量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这样执行起来容易,无法执行的制度是没有意义的。制度制定好以后要执行,刚开始会有点难,家长需要智慧引导孩子执行,家长需要坚持。

     当孩子对学习过程有了基本了解,简单学习制度也已经建立,家长只需要用温和的态度循循善诱,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如此去做,三年后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够养成。

     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小学的孩子兴趣是简单和易变的,孩子可能今天喜欢这个,明天又喜欢那个,并且没有持久性,所以这个兴趣的培养既要根据孩子自己的主观意愿,家长的用心和巧妙智慧的应用同样非常重要,因为我们既要孩子感兴趣,并且在时间上要让这个兴趣延续。
    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喜欢老师。
    如果你想让孩子语文好可以引导孩子喜欢语文老师,专挑语文老师的优点说给孩子听,在语文老师面前多表达孩子如何喜欢她。臭味相投是非常有效果的一个词,当孩子知道老师特别喜欢她,老师也知道孩子喜欢她,她们相互喜爱的感情会形成互动,孩子因此会主动学习语文,学好语文!
二、
简单小目标的树立。
    我在《哈佛家训》里面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一个家庭养了一只小狗,他们想训练小狗,于是请来训狗师。
    训狗师高高兴兴来了,来了以后先夸奖一番可爱的小狗,然后问小狗的主人们:“你们的训练目标是什么?”
     这个家庭的爸爸,妈妈包括孩子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这个小狗的目标是什么?
     训狗师非常生气,“你们希望它会开门,还是希望他看门防止贼进来,还是。。。。没有目标我如何训练它!。。。”
     目标带给人的方向感,有了方向动力也会因此产生。别以为小学的孩子这个不重要,这个非常重要并且必要,有了目标孩子才知道我为什么每天去学校。
     具体小目标的制定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来定,这个小目标要对孩子是近距离并且稍作努力就可实现,目标如果定的太高大孩子觉得遥不可及就会失去兴趣。
     简单小目标的树立就是为兴趣开山引路,而一个一个简单的小目标(在时间上也解决了兴趣的持续性)最后又能成功的串联出一个大目标。

  树立小目标事例

  孩子小学的时候,当时(五年级下学期)非常想上家附近新建的一流中学(青岛市最大最气派硬件设施最好的中学),我很简单的告诉他,他小学毕业考只要能拿到全校第一的成绩,这个学校会主动来录取他。然后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在必要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他的目标是什么?最后孩子小学毕业考全班第一(全校排名多少不知道),他去了他最想去的中学,小目标达成。
三、家长的鼓励。
    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过程(尤其一到三年级),家长需要引导参与,除了观察孩子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适时鼓励孩子,家长的陪伴和鼓励能让孩子有勇气面对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也能让孩子更积极向上。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始终要记住自己是配角,孩子才是真正的主角,任何时候任何情况家长都是(辅助)鼓励,面对和完成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我们的孩子并不是要在无压的状态下成长,我们成年人都非常有体会完全无压容易导致的是空虚(只有紧张忙碌之后的无压才是释放和休息)。
    成功的父母是引导孩子的内在成长,也就是心智的培养和成长,孩子的内心和身体一样需要成长。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契机让孩子充分领会并感受由此吸取经验和教训,在挫折的教育中成长!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任何一次挫折都是一次宝贵的机会,面对机会家长需要戒骄戒躁,保持冷静和淡定,大方向对了就稳步向前就好!
    家长们容易犯的通常是拔苗助长或者浇水过多、除草过勤也就是俗常所说的反客为主,再直白些,因为太关心太爱没了距离也就没了尊重,孩子成了家长的附属,当孩子没有自己独立自主的领空,孩子的自我如何成长!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这就好比赐人鱼不如赐人以渔,一个人会扑鱼了还怕没鱼吃吗?



                                                          海夫人QQ615739433
                                                               2014年11月11日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