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川失踪:你一无所知的力量,有一种来自于自然

标签:
刘银川穿越羌塘无人区失联旅行的意义 |
分类: 杂谈 |
失联80余天的刘银川依然没有找到。
你看,我担心的电影《七十七天》的效应还是显现了,徒步穿越无人区,又是在极端寒冷的冬季,有评论文章指出刘银川的失踪,不是环境恶劣、不是他运气不够好,而是他根本就没有准备充分。换言之,如果换个季节、准备充分、装备精良,你就能活着走出羌塘、走出可可西里、走出阿尔金山无人区,是吗?
Too young too simple.
有这样的念头,本身就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我也曾“经过”无人区,不好意思,慎重地用词的话,应该说是“擦过”无人区。相信我,我也曾对那种力量一无所知——我说的那种力量,主要来源于大自然。
骑行青藏线的时候,我和我的同伴始终认准这样一个真理:我们所挑战成功的不是每一座高山,每一条大河,我们唯一所能战胜的不过是自己。对于唐古拉山、昆仑山……甚至海拔仅3000多米的橡皮山、日月山,我们都不得不充满敬畏。你千万不要以为,在抵达人生新的高峰的时刻,把山踩在了脚底下——是山借给你一个肩膀来遥望更高更远的山峰,以及审视自我而已。
2013年我们是从安多县“进入”羌塘草原的。“我们只是想去看一眼错那湖,然后沿着土路再回到109国道,前往下一站那曲。”我们遇到检查站的时候被迫解释了半天——我想搁现在,一定不会有检查站再给我们放行了,毕竟这责任谁都承担不起。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强调一定要去安多县派出所开通行证,实际上这条通向羌塘草原的“正路”上游客很少,多得是修路和开矿的车子。草原广袤无边,像刘银川那样“逃票”进入并不困难,从这里深入无人区并无难度。而所谓“无人区”也不是指完全空无一人,无人区的边缘依然有稀疏的牧民的村庄,还能遇见修路的、地质勘测的、开矿的……再往里一点,也可能遇见盗猎者、反盗猎的巡山队员……再往核心去,抱歉,你我一无所知——那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野牦牛、西藏棕熊、雪豹、狼、狐、藏羚羊、藏野驴……你想象优哉游哉地去观赏野生动物吗?不,你很可能只是一个冒失的“闯入者”。因此近年来国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已明令禁止在羌塘组织或进行非法穿越活动,严禁通过羌塘向阿尔金山、可可西里进行非法穿越活动。这不是为了保护你我的生命安全,而是留下这片生态净土给那“野生王国”的主人们。是的,人类在这片“生命禁区”太过卑微和渺小了。
20世纪以来的地理大发现,科学技术革命性的飞跃发展,一度让人类自我感觉良好,仿佛以为可以以造物主的视角俯视众生。是的,人类都可以登陆月球了,地球上还有多少未知不能被解开呢?君不见,荒原上四个轮子驱动的铁皮与野驴竞跑的新闻时有曝光,但真遇见野牦牛时,铁皮照样会被轻易顶翻;曾经以普热瓦尔斯基为代表的一批“冒险家”在西藏和新疆狩猎的那些动物中,有些已经“灭绝”——那句“塔里木河的老虎和伏尔加河的狼一样多”早已成为绝唱。如果说值得钦佩,我只服斯文·赫定,真正的探险家并不标榜自己徒步穿越的经历,重要的是在这经历之中探索发现了什么,书写了怎样的历史,而且还是为全人类书写的——是发现了楼兰古城、科学勘察罗布泊,还是在西藏阿里发现印度河的源头。读斯文·赫定《我的探险生涯》时不仅能读到他坚定的信念和为理想奋斗终生的执著,也能读到他的专业精神。
那么读无人区穿越者的自白,又能读到什么呢?是勇敢、豪情、自由?还是“鲁莽”?时间倒退几十年,那时候能去一趟西藏,都是特别牛逼的理想对吧?今天玩“户外”的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的风景了——羌塘足够壮美、可可西里充满野性、阿尔金山才够神秘,罗布泊才算挑战。可惜,如果你读过柄谷行人“风景之发现”的理论,你就知道“风景”这个词是人类发明的。“风景”不是天然存在的,天然存在的不是风景,是残酷的大自然。在无人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风景,是生存。
一条突然暴涨的河流就能要了你的命——我们的自行车在艰难驶过一条浅流的时候我就能感受到原来我对那种可怕的力量一无所知;一场连续几天的降雪足以冻死你——我们被八月里突降的冰雹困在筑路工人的帐篷时我就能感受到原来我对那种可怕的力量一无所知;你我都不是草原食物链的顶端,更害怕遇见食物链的顶端——夜宿错那湖畔时,有经验的帐篷主人锁死帐门不让我外出拍星星时我感受到原来我对那种可怕的力量一无所知……
高寒缺氧、失温迷路、暴风大雪、没有信号和补给……刘银川能活着走出无人区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如果,我们也希望奇迹能够发生——成功徒步穿越无人区的“所谓壮举”又将误导多少人?
“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风景真的很美。”刘银川的弟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的哥哥是这么说的。而我想说,发现“美”的能力,不应该仅仅聚焦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人类确实应该具有探险精神,但你能将刘银川事件和失踪的中国帆船第一人郭川放在一起讨论吗?
很多时候,挑战证明自我和挑战突破人类极限,看上去还蛮像孪生兄弟的。但两者却是截然不同的。那是成全“小我”,还是成就“大我”的关系。
我尊重刘银川的人生选择,但不提倡徒步穿越无人区这种方式。
请记住,你想要挑战和寻找的答案不在无人区。旅行(徒步)的终极意义,不在于如何上路,而在于如何归来。
20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