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2017-02-22 21:54:48)
标签:

哈尔施塔特

奥地利

盐场

徒步

分类: 旅游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哈尔施塔特(Hallstatt)真的很出名——以至于人们一提到“全球最美小镇”或“世界十大最美小镇”的时候就会想到她。

事实上,最初我对哈尔施塔特的期望值并不高。因为我对大众评价常持谨慎态度,真正的“全球最美”应当是座隐世小镇,我知你不知,或者你知而大众尚不晓——这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变得愈发艰难。那地方一旦出了名,游客们纷至沓来、趋之若骛、长驱直入对“世界遗产”可能并不是件好事。我在媒体上也曾看到,前几年中国南方有座城市花了近10亿美元山寨复制了哈尔施塔特小镇——当然更多有条件的中国游客会选择买张机票直接飞到奥地利。

我选择相对的旅游淡季,避开游人如织,也想拍一些“不常见”的哈尔施塔特照片,于是我选择了冬天造访。当进入哈尔施塔特湖区,火车开始为靠站减速。车厢里的一批韩国乘客首先变得雀跃兴奋。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雪山和雪谷怀抱着清澈的哈尔施塔特湖。没听懂那长长的语音播报没关系,欢迎您来到真实的“童话世界”——如你所知,天气真是好极了。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火车站位于哈尔施塔特湖的东侧,小镇则在湖的西畔隔湖相望。摆渡的小客轮已经在等待了,拖着行李箱踏过一条雪地小径,来到渡口买票上船。韩国游客和中国游客再加上零星几个其他国家的游客,纷纷搁下行李,站到船头用手机拍起照来。火车到的准点,这会儿是下午一点半,太阳正悬在山谷的正上方。冬天的阳光含蓄,不刺眼,湖面波光粼粼,反射的光芒倒耀眼。小船“突突突”地发动了,向对岸驶去,约莫十分钟的航程。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一经靠岸,游客们便四散去寻各自预订的HOTEL。镇子只有一条自北向南沿湖而建的主路Seestrasse,另一侧便是山坡。有人说逛完哈尔施塔特镇一圈不消十来分钟。于是也有旅行团把大巴开到南面的车站,放游客自由活动大半个钟头,任他们在湖畔拍拍照,喂喂鸭子。倘似这么个玩法,也就是跟早见过多回的“明信片照片”打了个招呼,天气如此之好,你我感叹一句:“这儿真美啊!”囫囵吞枣,诚以为太过浪费。你不会去教堂,更不会去博物馆的。在这百无聊赖的清冷冬季,木式的小屋上顶着大大小小的雪蘑菇,屋檐下垂着晶莹剔透的冰凌,不该再去寻点什么乐趣吗?我真感谢我自己在小镇预订了至少两个晚上的住宿。在check in的时候,前台就给了我和小麦一份哈尔施塔特的地图,我们花了半个小时来研究这么一个“说大不大”的地方该怎么玩才好。想玩的别致,跟想拍到好的照片一样,需要功课、探路、踩点、打前哨。我决定在日落之前做好这样的准备工作。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哈尔施塔特属于萨尔茨卡默古特的奥地利湖泊地区,是徒步旅行、水上运动以及冬季滑雪的理想场所。哈尔施塔特得名于附近的盐矿,其名字与“盐”“铁”相关,历史上这一地区也因盐而致富,且其开采山盐的历史已有千年。尽管冬季,山上的古老盐坑并不开放,索道封闭,我还是想先探探上山的徒步通道。

山上的雪要厚实许多,诸多上山便道已被雪覆盖,而没有被隐藏的,走起来则要格外小心,砖石的路上结了冰,变得容易滑跤。地图上指示的道路在现实中变得模糊起来,探路看来很有必要。从山的另一侧绕道回到主教堂位置时,只剩下最后一抹夕阳浅浅地映在对面的山脊上了。闭门的骸骨教堂外是一片面积不大的墓地,也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已被皑皑白雪遮掩了大半。

在小镇的北侧,已经有人支起了三脚架,等待灯光将哈尔施塔特点亮。对了,这里就是著名的“明信片”拍摄位置,几乎每一张你熟悉的“春夏秋冬”哈尔施塔特的“标准照”都来自这里。不过因为气温骤降,游客们大多匆匆拍完照片就撤了。我住得近,可以享用了美味的晚餐后,再来慢慢地创作,无论是延时摄影还是多重曝光,我都有足够时间笃定尝试。

更重要的是,晴朗的夜晚,在这个位置可以看见很多星星。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在中国国内时间已经迎来了除夕,而我在哈尔施塔特则迎来了美妙的清晨。我扛着三脚架到小镇的南端试了试拍摄的角度。那里有整个哈尔施塔特唯一的一家大型超市,超市门口还有咖啡自动贩卖机。湖面薄雾渺渺,寒气袭人,而我可没有哈尔施塔特湖里的鸭子扛冻,不得不端着热咖啡静候日光变幻。由于山谷环绕,冬天的哈尔施塔特“日出”其实很晚,等太阳缓慢地爬过山坡照耀在小镇教堂的尖尖上,十点的教堂钟声早过了。游客来来往往,陆路或者水路,我和小麦则决定上山,就沿着昨日打探过的道路。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徒步上山的路上遇到的游客就更是屈指可数了,只要走上了“正轨”,就会看见通往山顶盐场的指路牌。在雪林里边玩边走,穿梭一小时,便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山顶。这里空气清新,有视线开阔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湖区。再往深处走,有种“千山鸟飞绝”的静寂,那儿就是夏天前往盐矿的游客中心。如今孤零零的小屋像埋藏在雪林深处的城堡。我决定拉着小麦继续向前。

我喜欢那种没有任何印迹的雪原,就像整片雪林子是专门为你准备的,这是冬天特有的感觉,这才是“童话世界”应该有的样子——像《白雪公主》或《冰雪奇缘》里的场景。

这时候你可以尽情地捧起一堆雪撒向天空,也可以尝试跳进及腰深的雪地里打个滚。如果这时候有串冰糖葫芦吃就更好了……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在奥地利过除夕夜比之国内整整晚了七个小时。因此当国内亲朋好友们已经看完春节联欢晚会时,我和小麦刚刚坐进我们HOTEL SEEWIRT的餐厅点上晚餐。这里的鱼料理是特色菜,据说用的正是哈尔施塔特湖中生长缓慢的冷水鱼,也符合中国人年夜饭讨“年年有余”的好彩头。这儿生意好的几乎不预订座位就吃不到晚饭,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冬天有几乎一半的商家都歇业了,而这里是为数不多的味道好又仍在营业的餐厅。而且服务的侍者身着阿尔卑斯山区的传统服装,能够体会其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呢。

我们在温暖的餐厅里品着酒,切着蛋糕;没有烟花,小镇里却也早已张灯结彩;还有愈发闪亮的满天星星,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新年。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敢于向您和我的朋友们大胆地推荐哈尔施塔特这个美丽的地方,在这个异国他乡给您拜年。

我想,这样的哈尔施塔特是无法复制的。

一个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迷人的湖光山水怎么可能被复制呢?诚如冯骥才所言, 既然古镇的精神、气质、历史、风俗、生活气息、审美情趣,是一种生命,都无法复制,看来能复制的只有那些建筑空壳了。然而建筑上的历史感——历史感也是生命感——也还是不能复制啊!

哦,对了,还有个蜜汁重点——这美丽的雪景呵。山寨哈尔施塔特小镇为什么要选择放在中国南方不下雪的小镇呢?

刷雪景:不能复制的哈尔施塔特(中东欧漫游一)

 

 

2017/2/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