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回十八岁(唐小六青藏线骑行日志DAY1)

标签:
青藏线骑行西宁日月山湟源旅游 |
分类: 旅游 |
2013年7月20日:西宁——湟源——日月山90KM
K621次列车晚点一个多小时抵达西宁西车站,我的同伴蔡小山已经先我一步去了城东区的王国章自行车俱乐部。按计划我们在抵达青藏线起点西宁的第一刻就是先买好自行车。傍晚的太阳还没有落山,我骑着红色美利达领航者300,蔡小山骑着黑色美利达公爵500找了一家宾馆住了下来。
有些自行车配件多亏小山在网上进行了订购,如自行车的坐垫、骑行内裤、修车工具等,都比直接在自行车专卖店购置要便宜许多。不能想象的是,在正式踏上骑行青藏线之前,我对骑行工具真的一窍不通。难怪说起我打算骑车去拉萨这件事时,朋友们和同事都很诧异。“这是不可能的事,你骑不了一天就会放弃!”“这事成功的概率最多30%”——这画面像极了我十八岁高考前夕说要去西藏那样。其实我最喜欢将可能性只有30%的事情做成功了。我想骑回十八岁,所以当遇上同样想骑车去拉萨的蔡小山时,我知道我一定会上路。
十八岁时,我在拉萨遇到早年的那些“骑友”——他们看上去年轻、充满活力,其实大多年过三十。而我在青藏线上也常常给人依然是大学生的错觉,我觉得这仿佛就像是轮回似的。过了整整12年后,我特别想去尝试一下很早就想做却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很多时候,我都是那个在旅途中为骑行者加油的看客,这一回我能清楚地听见“加油声”。当公路对面驶来骑友,我们互相为对方竖起大拇指。然而,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必须跨出去第一步!
别说“不可能”——我也曾怀疑过自己能否坚持到终点。但是你不尝试,你怎么知道,自己究竟可以走多远。当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你已经击败了这次骑行之路上最大的对手——你内心的恐惧。况且我还有个很靠谱的伙伴,蔡小山每天都给我鼓励,“小六,你行的!”
于是,在令人兴奋的晴朗天空下,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骑行。计划骑行约105公里,目标是倒淌河镇。首先是与自行车的磨合——老实说骑出西宁时我连变速换挡还不会,我多么感谢我的坐骑——我选择它的理由也很简单,只是因为它那炫丽的红色。就像“赤兔马”似的。对于长于骑行的人来说,西宁至倒淌河根本不算什么,并不特别。但对于我来说,正应证了“万事开头难”的说法。在倒淌河镇前有两个节点,分别是湟源县和日月山。我们差不多在午后两点抵达湟源县并吃了午饭,码表显示骑了50多公里,跑了计划的一半路程。这一段109国道十分平坦,两车道变四车道,几乎是“高速公路”,我也和爱车顺利完成了“磨合”。那时候我还信心满满,以为傍晚就能达到目的地。
出湟源县后是漫长的35-40公里的上坡路,心想日月山就在前方,却像跌进了异次元空间久久都到不了那山头。如果如攻略上所言日月山前有6公里大上坡的路段,那么那正是让我最为筋疲力尽的一段路了。我好几次停下来喝水、推行,并且无助地看着太阳落山。第一天就当头一棒,我和蔡小山商量,明显是赶不到倒淌河镇了,只能在日月山找住处过夜。当年文成公主进藏也路过这海拔3520米的日月山口,她流了不少眼泪,因为再难回望故土;我流了不少汗水,第一天的上坡路把我折磨得接近崩溃。我们在日月山口遇上长沙骑友小邓,三人一起投宿至日月山村。
日月山村张海军大叔一家收留了我们,让我们喝上了热奶茶、吃上了馍馍。青藏线第一天骑行只跑了90公里。小邓同学从长沙一路骑来,已经跑了约2000公里,真是让我们肃然起敬。大家一起校对了一下各自的骑行攻略,互相打气。那一夜,我睡得很沉。
我在当天的日记本上,是这么记录的:第一天,好累啊!前路漫长,慢慢来、慢慢来吧!
201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