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

标签:
双城记上海市松江区暴走徒步 |
分类: 旅游 |
我从来都把松江和上海作为“双城”来看待。出于各种理由,我相信有不少人是这么看待松江与上海这两者的。当年我大学毕业从市区前往松江大学城面试的时候就曾感叹,公交车要倒腾好几辆,路上的时间漫长的让我感觉时光凝滞。彼时单程花上2.5个小时不在话下,即使是今天有了地铁的便利,从人民广场到达松江大学城,差不多仍要1.5个小时。尽管从辖区意义上来说,松江区当然隶属于上海市。但很多松江人说起进市区,常常会说,“进城去”、“去上海”。1958年以前,松江属于江苏省。更早的说法,松江乃“上海之根”,盖华亭县也。松江有自己历史的骄傲。
松江和上海,乃是“双城”。
双城,于我而言,没有什么褒贬之意,只是觉得成年后的独立,在双城之间穿梭,是那么顺理成章的事情。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从小生长在上海市的东北一隅,家在杨浦。至大学时代,大部分的活动范围囿于虹口和杨浦。当时可真没想过,会离家至西南角的“大学城”工作。那像个双子城的卫星城,连拉瓦尔品第之于伊斯兰堡,旧德里之于新德里亦不如。从谷歌地图上测一下大学城到人民广场的距离,大概约有35公里。
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对太太说,我们那么爱徒步,哪天有空,要不从松江走回市区去?这个奇想没想到居然得到了她的同意,甚至比我更有些兴趣盎然。从西南角至东北角,那差不多将近50公里,徒见上海之“大”。但从双城的概念来说,民国时期,江苏松江的老百姓不少挑着担子去上海城里做买卖,也是常有的事。不算太远的过去,亭林、叶谢的人们到松江,松江的人们到闵行,靠脚力,不是什么问题。倒是交通便利的今天,我一直对于“地面交通”无甚认识。对于习以为常,不证自明的东西,我们毫不怀疑——可若是真的步行,怎么走到上海市中心呢?
趁着五一的假期,很多朋友举家出游去了。我则在网上打印出线路来,决定和太太一起,来一回双城暴走记。当然人总有些惰性和畏惧,以至于小长假的第一天,我仍在床上斗争挣扎了好一会儿,才起来,落实这么一趟暴走。目标是明确的,上限45公里,可以一直走回杨浦的家,中限中规中矩,就从松江大学城走到人民广场吧。再不济的下限,走到七宝应该不成问题。有朋友诧异,这是类似于“一个鸡蛋的暴走”的那种活动吗?为慈善为赈灾为了什么?我倒觉得,其实很多事情,我们何必去想它有什么大意义呢?为了意义而意义,为了意义去做某件事,是有境界,但这不是我推崇的境界。就像我在微博上写的那样,人生有很多事情是没什么大意义的。我只是想看看从松江大学城走到市中心,那35公里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活着,自己找点有趣的事做呗。或许在别人看来,还挺二逼的呢。不为无益之事,何谴有涯之生。走吧,人生很多事,你设定个目标,走吧。只需要往前走。达到达不到。走走,就知道了。
早上8点45分从松江大学城走上嘉松南路,其实感觉有些晚。这时候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天气预报说这天有小雨转中雨,但是明显那场雨会迟到至夜里,城市有些灰霾,空气湿度也不太理想。我和太太有说有笑便上路了。果然当真走起来,才发现那路途远比地图上看起来的漫长。花了40分钟才走上沈砖公路,而作为“郊区”的洞泾镇和泗泾镇比想象的更加广袤。大片的田园虽然让人心旷,但毫无遮蔽难让人心怡。10点15分,在路过一个公共厕所,洗了一把脸后,我们正式走上了沪松公路。
沪松公路,顾名思义,连接着上海与松江。这条公路真够死长死长的。而工业化、汽车废气也让我们扫兴极了,更多的城郊结合的感觉扑面而来。不知走了多远,沿着轻轨轨道慢慢没入地下,便到了九亭镇。徒步已经过去3个半小时,12点15分,该是午餐的时间。我原本以为一鼓作气就能轻松走到七宝的呢,其实只是走到九亭。在一家装潢很不错的泰式餐厅用了午餐,诧异其生意之萧条。作为外来人口导入之地,或许对于同等于市中心的餐饮价格,明显过高了?何况周边的水饺店、豆浆店和沙县小吃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一路上可供调研的话题还真不少,如果你一路上很有些细节上的关注。一顿午饭让我们气力大涨,13:00我们继续上路,没花一个小时,我们便到了七宝镇。天空中划过不断下降的民航客机,提醒我们这里离虹桥枢纽其实很近。在COSTA喝了一杯咖啡后,我们离开了繁华热闹的七宝,如果以人民广场为终点,我们应该恰好完成了“半程马拉松”了。走上吴中路,凉风拂面,心情好了许多。
吴中路的长度似乎并不亚于我们走的那段沪松公路。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大约要花上两个半小时。经过番愚路交通大学,转至淮海西路时,已是下午17:10分。我们在淮海中路上海图书馆附近用了晚餐,一些羊肉水饺,其实补充不了多少体力,只是给疲劳的双脚一个喘息的机会,我那个装着相机和笔记本电脑的背包也给肩膀增添了不小的负担。最后5公里前往人民广场,实际上无非需要的是一点毅力。从松江出门那会儿,便预感脚上那双旧板鞋可能会帮倒忙的,鞋底太薄,一天走下来,脚底板生疼。行走的速率也从5公里/小时降到3.5公里/小时。18:30分后,淮海路上华灯初上,城市森林的繁华与浪漫,莫过于此。淮海路走过那么多回,可能从没那么累过吧。不过看见“好风景”我仍会停驻下来,用相机作记录。19:45分我们完成了走到人民广场的目标。太太比我更了不起,一天里她从没想过中途放弃。
双城记,11个小时,徒步8.5小时,35公里的距离。从城市田园到城市森林。从松江到上海市区。如果你问我,值得吗?我会告诉你,其实这不正是我们常常在旅行时做的一件事情吗?在夏季的罗马城,在安娜普尔纳山区,在瑞士阿尔卑斯山采尔马特的马特洪峰地区,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我们有时会走上一天10个小时,有时我们会连续走上好几天。所谓风景,松江到上海,也有我不曾见识过的风景。所谓体验,每一段过程都有体验。行走的时候,头脑更容易思考哲学。
我们生长在上海,在“双城”中生活、工作。但也许我们并不了解“双城”。谁能说我们每天做着哪些有意义的事呢?
不过今天,我很喜欢,一段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暴走”——就是喜欢这种“无意义”。
2013/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