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尔各答】印度初体验(唐小六在天竺之一)

标签:
印度印度自助游攻略加尔各答泰戈尔故居维多利亚纪念堂 |
分类: 旅游 |
“请问你知道泰戈尔故居怎么走吗?”
“……”
“你能带我们去泰戈尔故居吗?”
“稍等。”
出租车司机拿着我的旅行书,折进一条巷子里找人问路去了。
从地图上看,泰戈尔故居就在加尔各答市北GIRISH
PARK地铁站附近。我们在印度的第一个旅行日恰巧是星期日,地铁上午是停运休息的,不可思议之印度在第一天就让我们不得不调整计划。在找了几辆出租车后,终于有司机愿意带我们去泰戈尔故居,事实上他自己也并不十分清楚具体地址。泰戈尔的遭遇多么像鲁迅在中国的情形,你很难在路上随便抓一个人就能清晰地告诉你,大文豪的故居究竟在哪条路,哪个旮旯里。
可是,泰戈尔,那可是泰戈尔啊。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不仅属于印度,也属于全亚洲。他是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13年,他凭借《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们的莫言先生可是比他晚了近一个世纪。尽管如此,现代印度老百姓对泰戈尔的认识并不见得比我们超出多少。《飞鸟集》我们也背不上几句,除了——“天空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这正是这位大文豪在现实中的境遇。
黄色而小巧的出租车在小巷中来回穿梭,司机不时停下来和路人交流几句。这样的黄色出租车乍一看特别有英伦范儿,加尔各答曾经是英国殖民印度时期的首都,出租车无意中透露出某种高贵气质——但是里子却有些破败,“大黄蜂”的外壳包裹下,仍旧是一台粗鲁的机器,猛然起动、突然刹车,印度的出租车正如我想象中那样,他们横冲直撞,猛得很。
“到了!”在一个急刹车后,毫无预兆,司机说我们已经来到泰戈尔故居。
工厂似的大门紧闭。我们不置可否,退到巷子外,直到看到一块旅游指示牌上明确写着前面就是泰戈尔故居,我才将200卢比交到司机手中。
太阳已经升得老高了,手表显示印度时间是10:15。巷子尽头的看门人则告诉我,泰戈尔故居10:30才开放。巷子里无数懒洋洋的狗正在晒太阳。
我们是这一天第一批参观泰戈尔故居的游客。大门缓缓被推开,那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其中一栋红色的三层建筑便是泰戈尔故居。寄包、买票、脱鞋。我们在这建筑物中待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那些厨房、起居室或许还是过去的模样,建筑的规模透露着泰戈尔家族曾经贵族身份的辉煌,但大多数的房间如今已经改成了纪念室。甚至有很大篇幅的日文馆,可以想见日本定是花了大代价,唯有他们的纪念馆设有空调控温,那里摆放着大量泰戈尔出访日本期间的照片、书信等实物。这不禁让我想到,泰戈尔也曾与中国结缘,梁启超曾在泰戈尔64岁生日时送他中文名字“竺震旦”。(震旦是过去印度对中国的称呼,是支那的一个音译,竺则是天竺、印度)可是在这里几乎很少见到他与中国的联系,甚是可惜。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这大概是泰戈尔最广为流传的诗了。如今我们淡薄了它的出处,不断戏谑,最远的距离,因为PM2.5
,我站在你眼前,你却看不见我。
大多数时候,我们确实视而不见。
在离开泰戈尔故居时,我们遇到一个前来参观的韩国旅行团。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印度遇见韩国游客。然后,我们无数次与韩国游客、日本游客擦肩。难怪印度人总是开口就问,“你们是韩国人?日本人?”他们很少会猜到——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打车到萨德街吃午饭。萨德街几乎是加尔各答最有名的酒店一条街,生活设施非常齐备,位于城市的中心。这时的我们可以慢慢浏览城市的容貌了。之前一晚我们的航班降落在加尔各答国际机场时已是凌晨。机场极小,好像我们国内西部某个长途汽车站似的。酒店接机的司机不发一言,把我们载去HOTEL。整个城市鬼魅一般,空无一人,简陋的外观让我倒吸一口凉气,“感觉回到加德满都了。”我对同伴说到。那就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破败不堪。整整落后我们三十年不止。
白天,细节就更为清晰。印度的穷人们就散落在街头。一条街上,各种层次的人,你都能接触到。萨德街上有三星以上的酒店,有兑钱的小店,有卖艺的街头艺人,有正在打板球的青年人,有人力车夫,也有在马路牙子上煮着不知什么吃的流浪家庭。每个人旁若无人,过着自己的生活。当然,印度人不管什么私人空间、公共空间,还是一个劲看到你,“Korean?Japanese?”
午饭后,我们径直走进印度博物馆。这里相当热闹。因为印度所有的景点,对本国国民的收费都非常低廉,10卢比对他们而言,也就相当于1块钱人民币,对外国人,他们可不留情,250卢比。(这方面的极致要数泰姬陵,印度人20卢比,外国人750卢比,是印度所有景点中最贵的一处)印度有三大全国性博物馆,分别在新德里、孟买和加尔各答。据资深外交官毛四维先生介绍,加尔各答的博物馆中藏品质量是最高的,镇馆之宝是巴尔胡特佛塔石雕。我正是因为读了毛先生《2000年前印度人是怎样礼佛的》,特此来观瞻一番。不过我的个人感觉,印度博物馆有些像我们的自然博物馆,比较具备科普性质,一共两层,很多馆如昆虫馆、古生物馆、鸟类馆等颇受少年儿童喜欢,还有很多博物馆以相片资料为主,类似埃及馆等,这其实跟印度关联不大啊。所以我们还是直奔主题,巴尔胡特佛塔石雕,位于一楼2号馆,它的入口极为隐蔽,须经由5号馆进入,穿过3号馆才能进入2号馆。这是博物馆中唯一有空调的一个展馆。巴尔胡特围栏浮雕的主要内容是“本生”(佛陀前世)和“佛传”故事。在做过些许功课后,很多画面我们一读即懂,例如大家熟悉的“九色鹿”的故事——“鹿王本生”。可以说,参观了这个重要的展馆,才能算“不虚此行”。
傍晚的时候,我们坐在维多利亚纪念堂前的花园内“野餐”。这是加尔各答极具生活气息的一处公共绿地。其实整个加尔各答市中心最佳的位置,就是一大片公园,名曰迈丹公园。公园内到处是正在打板球、放风筝的孩子。很多印度家庭或野餐或一起嬉戏,其乐融融。维多利亚纪念堂也置身其中。这里更显宁静——是印度青年男女谈恋爱的理想场所。
我们躺在草坪上,看着那些印度家庭——那儿有充满活力的青年男女,那里有蹒跚学步的婴儿。第一天身处在印度城市加尔各答,给我一种特别丰富的感受。它有点像我印象中的印度——人口多,阶层复杂,聒噪喧闹;又不太像我印象中的印度——大片的绿化,和谐而充满情趣的生活场面,人们的眼神充满友善。
第一天,我就知道,我们的印度印象必须由深入的旅行和接触来获得。意识形态层面的过去种种认识肯定有许多的偏差。那个臆想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印度。从起行前到伴随整个旅程的,印度的负面新闻源源不断。可是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我们不该因噎废食。我正是从这一刻起,做好拥抱真实的印度的准备的。
乘坐在有些老旧的加尔各答地铁中,毕竟这是印度历史上第一条地铁啊,小麦和小新一脸的兴奋。“有没有感觉好像罗马的地铁?”我说。
这就是我当时的错觉呢!
TIPS:泰戈尔故居50卢比,禁止摄影。印度博物馆250卢比,均需要寄包;维多利亚纪念堂进花园4卢比,进纪念堂250卢比。
20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