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N+1个梦想

(2010-12-13 16:13:31)
分类: 杂谈


  本科的时候,有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问大家,有没有梦想?有梦想请举手。我举手了,老师就问,把你的梦想说来听听。我说我梦想有很多,我想周游世界——想去看看巴黎的埃菲尔、想去喜马拉雅山爬雪山,想去埃及看金字塔,想去斐济游泳,想去瑞士看马特洪峰,想跑遍中国,BLABLABLA……我说我还想当作家,写很多书,我想当画家,画很多画……


  结果我被老师打断了。后来我想,我太不厚道。如果我是老师,我一定这么认为,大家长大后梦想越来越少,你他妈的居然还敢有那么多梦想,实在过分。我经常问自己,是不是有点不切实际?其实我觉得有这些梦想挺正常啊,她们能让我有诸多的追求,生活就不至于那么枯燥。否则饥则食,渴则饮,春天的时候谈谈爱情,感觉自己活得好像猪,层次很低。


  高中的时候,我觉得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自己写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欧耶,发表了文章。于是,有那么几年,只要《中文自修》、《萌芽》杂志上出现了我的文章,我就很心满意足,觉得活的有小小的成就感。我做了文学社的社长,很负责地去做了校刊的主编,我觉得我们自己办的刊物一点都不比《收获》差。什么叫“纯文学”?那时候就已经没“纯文学”了,可我们的刊物在文学性上“纯洁”的就像处女。


  给学校做杂志不过瘾,给自己出书才过瘾。高三的时候,我记得还跟我的死党说过我的梦想,总有一天我会写一本书,写两本书,写很多书放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卖。我甚至幻想,在书架上看见自己的书会是怎样的情形。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死党快“死光了”,书架上尽是郭敬明之流。王安忆说积累很重要,她“老人家”成为作家前,写了100万字的手稿没发表。我掐指算算自己,离她这个目标还是很有些奔头。


  2004年的时候,我编印了自己第一本“著作”。我觉得书就得像书的样子,是32开的,拿A4大小的不算。第一本是我的诗集。叫做《唐小六诗存》,一共打印了一本,复印了3本,收录了近百篇诗歌。说明那时候还是写诗的年纪,爱做白日梦,现在写不来诗了,但还是跟当年诗社的社长混在一起。他也不怎么写诗了,只是经常在晚饭时间来家里串门。当年风流倜傥的社长,现在成了光头,满脸横肉,就像流氓,哈哈。这就叫现实照进梦想,噼里啪啦,天崩地塌。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又先后出了两本书。一本长篇诗歌小说《巴松措的美丽传说》,200回,以及《一个人的柏拉图》五年创作文集。内部发行,有个别朋友收到拿它垫桌脚了。工作以后,又陆续私下里“发行”了《腊梅香》、《巨人塔》、《爱情的可能》。那时候我最喜欢和小丸子讨论文学。在我的鼓励下,小丸子也去我常去复印装订书的那个老板那里“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我还记得她在扉页上这么写道:这世界是如此宽广,我总能实现一个小小的梦想。


  18岁的时候,我站在布达拉宫上,终于明白梦想的作用有多大。只要你有梦想,你就会为之拼命,你会不知疲倦,你会废寝忘食,你会甘于寂寞……有了梦想,你就有可能长出翅膀。就算没实现梦想,也能做折翼的天使。所以,老实说,我实现了N个梦想,但是也碎了N个梦想,折了百八回翼。人生就是这样,一梦还比一梦高。18岁前只想去西藏,25岁前觉得要把青川滇新藏全跑遍了才值,30岁前觉得还是要充电,回炉再造。我还期盼着能有一天骑着单车去拉萨,珠峰不指望了,可以的话爬个6、7千米的雪峰吧。

 

  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这首顾城的诗对我的状态也是很好的诠释。随着年龄的增长,热血也开始冷凝了。你再也不是无忧无虑的做梦的少年了,无数的牵绊,就像水藻将你缠绕,把你拽到海里,难受得就快窒息。王小波说过,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在这个国家,有时候,最简单的要求就是最难最终极的目标。

 

  我的要求也不高,即使我的N个梦想都像琉璃碎了,只要我还有第N+1个梦想能够实现,我这辈子就不算白活。所以我在给自己的书架上垒满书的同时,总是安慰自己,总有一天,它们会找个更宽敞的地方去躺着的。

 

2010-12-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