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但凡著名的作家,人生经历都很丰富,即使是在瓦尔登湖隐居的梭罗,体会的也是常人所没有的人生憬悟。这些作家在感情上也不是白痴,往往还能有些特别的故事。这就是名人与凡人的区别,我们总能体谅莫泊桑或杜牧的多情,却很难原谅现在的道德环境下有些出轨与不忠,有时我们也很宽容,不是因为凡人也具备了名人的气质,而不过是多了暧昧的说辞。红颜知己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说辞吗?
时代的发展造就了红颜在数量上的递增之势,但把一个红颜要求为知己则更多的是现代人的一厢情愿罢了。最早的时候,“红颜”这个词似乎与“祸水”更为密切。古希腊的海伦,真的是不折不扣的“红颜祸水”,整个特洛伊战争为了她一个人持续了十年;在中国,最早的几个红颜几乎也都是用来改朝换代的政治工具,商有妲己,周有褒姒,红颜得越厉害,国家灭亡得也越快。中国的四大美女很出名,不过她们和知己也并不靠谱。真的佩服那些把红颜与知己合并在一起理解的人,想象力贼丰富,人家王勃也说海内存知己,要是知道红颜还能当知己,那干脆海内存红颜得了,多养眼。实际上,很多红颜都薄命,像虞姬啦、杨贵妃啦什么的,红颜老了也不好看,所以历史是很负责任的,把她们最美的时光贡献给了我们这些对红颜寄予厚望的晚辈。这符合一般逻辑,在古代,红颜是稀缺资源,真正能发展成知己的实在少之更少。红颜知己是种偶然,红颜的好处不在于做知己,而在于红颜就是红颜,知己就是知己,有人为了红颜可以砍了知己,也有人为知己可以别了红颜。
现在红颜多了,于是喜欢偷腥的猫总拿她往知己上扯。连知己是什么东西都搞不清楚就多了一把红颜知己,简直吃饱了没事撑着了。有些人是比较幸运的,譬如王小波,真的有红颜知己,死了也无憾。据我所知,王小波英年早逝,当时其妻、其弟、其家属都不在身边,身后送葬之事就是他的一个名叫“小转玲”的红颜知己操办的。现在你可以看见红颜知己的功用了,不是别的,是送葬。一般人要红颜知己有何用,我看很少有大度的妻子认为丈夫有若干的红颜知己是什么好事,纯粹是找丫抽的嘛。现在这个社会,能真正掏心面对的人越来越少,知己尚不好寻,何况还要是个红颜。
很多年前,我也少不更事,以为遇见的红颜呀都可以发展成知己。其实现在想来绝对谬误,全都发展成老婆还不错,只可惜也不能全发展,至多发展一个。这就是大多数男人的逻辑,红颜想要,知己也想要,但更想要的其实是个红颜老婆。但是这个社会分配不公,现在男女比例都要失调了,多少年后,讨老婆恐怕也非易事,是不是红颜我想也不重要。一个女人,只要长得不寒碜人,有点思想,还能装得大智若愚那么人生一定不会不幸福。多年以后如果我老婆问我有没有红颜知己,我一定果断回答没有。
有红颜或有知己就行了,我一点不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