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操

(2006-02-20 21:43:13)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我有一篇尚未完工的小说,名曰《曹操与杨修》。之所以很久都没有成稿,实在是因为我对其中曹操为人的考证太过拘泥,以至于这篇小说在我的头脑里仍只是个雏形,迟迟兑现不了。我们所说的三国,认识曹操更多的还是通过《三国演义》,但此书戏说的成分过多,虚构的地方也太多,对曹操的评价也极为不公,所以还原曹操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百家讲坛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有他自己一套品读三国的方法,其实通俗地说是比较。从不同的史书中挖掘出曹操性格复杂丰富的多面,现成一个具体综合的统一。就我自己读过的关于三国题材的书籍也不少,《三国演义》自然是有毛批的好,陈寿的《三国志》有裴松之的注则更佳,还有便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这几本书的立场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还是可以把曹操定个形,无论他是英雄、奸雄还是奸贼也好,他都是个了不起的人,中国历史上像曹操这样众说纷纭的典型真的不多。我也很赞同易中天教授的关于历史人物的认识有三种形象,一是历史形象,二是文学形象,三是民间形象。于是乎我们说曹操此人狡猾狡猾的,更多的是认同了后面两种形象。不可否认,就小说而言,曹操被塑造成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篡权者,但客观地讲,鲁迅先生也认为曹操至少是个英雄。因为乱世出英雄,三分天下的魏蜀吴中最为大气的还是曹操,从他镇黄巾、讨董卓、灭袁术、降张绣、官渡之战败袁绍到三分天下奠定魏国都体现出了他的多谋与霸气;吴国孙权继承的是他父亲孙坚,兄长孙策的三世基业,不可与曹操同日而语;刘备更是颠沛流离半生得到诸葛亮辅佐才开创了益洲大业。
    综合地评价,曹操嫉才也爱才,杀杨修杀许攸杀崔琰杀人不眨眼也不讲情面,但曹操这里的人才为什么经久不衰源源不断呢,曹操的求贤令,曹操的礼贤下士还是让天下有识之士前来投奔。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比较出魏国多武将文人。所以相比之下才有三国后期“蜀国无大将,廖化充先锋。”《三国演义》说曹操杀人加了不少罪名,如曹操确实疑心很重,则在此大做文章,如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就把曹操的形象贬到至极,他那句“宁我负人,无人负我”,去掉了当时语境,也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成了老百姓对曹操奸贼评价和深恶痛绝的重要原因。实际上任何一个开国帝王,谁的手上没有沾过鲜血呢,你很难说那些刀下之鬼就是恶人应得报应,于是才有鲁迅的评价:欲显刘备长厚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刘备的厚德刘备的眼泪刘备的娘娘腔更让人鄙视。起码,曹操更真实,他是真小人而非伪君子。
    曹操的生活作风有问题,这是不争的事实,在那样一个男权社会下其实并不难理解。曹操一生有记录的儿子就有20来个,但多数像曹冲一样未成年就夭折了。曹操好色,所以欲置天下美女于铜雀台中。正是他收编张绣军队的时候又顺便“收编”了张绣那倾国倾城之色的嫂嫂才折了长子曹昂、侄曹安民和大将典韦。曹操是惜才的,痛失典韦使他比失去长子更悲哀,痛失郭嘉则大哭曰:“奉孝死,天丧我也!”曹操也重情义,世人只知关羽对曹操的情,却忘了曹操对关羽的义。
    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文学家。他的《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都是不朽的文学作品。历史上把他和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称作“三曹”。曹操的大气至今还可以从他的文字中读出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此等豪情,非英雄无以抒怀。“人生几何,醉酒当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我们总是在没有英雄的时代怀念那些远去的英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真爱无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