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小六
唐小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783
  • 关注人气:2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旅行的意义——西部旅行散记

(2008-09-17 16:01: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旅游
  人生三历:阅历、经历和游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非常重视阅读与行履之间的关系。书读不尽,路无止境,昔孔子列国周游而致博闻,太史公遍游天下而后著《史记》,游历都颇为丰富。现今,地球村里阡陌交通,往来日易。昔日天堑渐变通途,江河海上架起飞龙,高原上有了天路,想要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实在不属难事。奥运年间,或曰,宜赴京城观鸟巢、水立方,或守于荧屏之前,举国同庆。我以为,以行走的方式,载以民族团结之大义,用自己的步伐丈量大地的神圣,在中国地图上画上一个大圈,亦有一番别样而经久的意义。
  从川到藏——中国景观大道上的丈量。
  四川,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曾不止一次把行旅的足迹留在那里。但完整地走完川藏线,对我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四川、云南也是我国地质地貌灾害活动最频繁的地区。汶川一震,百废待兴。七月,成都的街头正慢慢进行着经济的复苏。自成都出,一路往西,是受灾并不严重的318国道。2006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曾将这条国道评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318国道起点于上海终于西藏樟木口岸,长达5000多公里,她是中国乃至世界的一条美景高度集中的景观长廊,并对川藏线上的人文景观作了很好的巡礼。东西汉藏、南北羌彝,无分尊卑、多元一体,最为集中地体现在川藏公路两旁。康定、理塘、稻城亚丁、巴塘、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可谓一处有一处的风景,一处有一处的人文价值。
  在这条路上,我时而班车,时而搭车,听过跑马溜溜的康定情歌,经过世界高城理塘的赛马草原,完成了对稻城亚丁三座雪山的朝觐,见识了巴塘彪悍的康巴汉子,慢慢爬上了青藏高原。与青藏线的大气磅礴不同,川藏线婉约许多。如果你坐火车去拉萨,你会在青藏线上看见巍峨的昆仑上、唐古拉山,大片大片的雪山从你身旁褪去,蓝天白云与你无限亲近;川藏线上,时而是森林飞瀑,时而是冰川雨林,一座蜀山贡嘎就能带给你十里不同天的感受,盆地、草原、森林、高原,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形复杂交织,让人惊奇错愕。当然,川藏公路也比青藏公路来得艰险不少,逐渐升高的海拔高度,进入西藏境芒康后越来越糟糕的崎岖山路,或许还有不太习惯的饮食,都是旅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途中永远不会缺少旅伴。从芒康发往拉萨方向的班车上,有去墨脱徒步的背包客,有第六次进藏的资深驴子,有从四面八方汇集去雪域高原“朝圣”的游客们。还有,公路上常常能见到“牛人们”吃力地瞪着他们的自行车,我们常常会在经过时为他们鼓劲加油,他们就是我们心中勇敢的“奥运骑手”。
  在我看来,对川藏线上的人文丈量,超脱了一般意义上旅行的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更多了一份人文记录的责任。我们常常会给藏族儿童拍照,他们会肆意地对着镜头露出最纯真的笑容来。在旅行中,如果带上了文化思考和常识判断,甚至会发现并指正书本上的“地理学错误”,而更重要的是,了解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认识他们生存的环境,对民俗文化的记录,读万卷书不如行一回路,不如和他们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来得更为贴切。
  我想我会难忘亚丁冲古寺与转山客同宿木屋的那段经历。我们一起喝着酥油茶,吃着馍馍,围着篝火,聊着各自迥然不同的生活,睡在没有床铺的地板上,稀薄的空气有时让人感觉快要窒息,轻微的高原反应会让你彻夜难眠。
  星月迷人眼,白日行路险,雪山冰川下,油菜花遍野。经过川藏线上最艰险的排龙—通麦天险,圣地拉萨就不再遥远了。较为畅通的公路也已经通达西藏小江南林芝,天空放晴,青藏高原的蔚蓝十分耀眼。
  世界屋脊——奥运圣火从珠峰上飘下来。
  “3•14”事件后,拉萨进入了长久的戒严状态。直到七月黄金旅游季节来临后,拉萨市的主要街道口仍有大量武警战士把守和巡逻。出于奥运期间的安保考虑,今年持旅游签证入藏的外国游客相当稀少。往日繁华的拉萨街头,游人稀疏。八廓街上的许多涉外宾馆、酒吧、商铺生意冷清,那些在“打砸抢烧”事件中被焚毁的空楼仍触目惊心,极不协调地矗立在城区中。“藏独”令人愤慨,它也为圣洁的雪域日光之城泼了污水,严重破坏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这曾是我多年前来过的那个拉萨吗?城市里张灯结彩,奥运会与民族团结的标志随处可见,这多少给我们以欣慰。
  离开拉萨,我便前往世界之颠的所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今年5月8日,北京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在世界之巅熊熊燃烧。作为中国人,这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于是,在珠峰脚下遥望的同时,又多了一层奥运精神的深意。她从8844米的高峰一路传来,激励着赛场上的每一位健儿,也感染着我们场下每一个中国人。
  珠峰不仅巍峨宏大,而且气势磅礴。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峰林立,山峦叠障。从定日出发,一路还可以看见珠峰两侧的洛子峰、卓奥友峰、马卡鲁峰和希夏邦马峰。珠峰的生态环境是异常脆弱的,所以每一个进入珠峰大本营的游客都被要求带上环保袋,边防检查也非常严格。
  在大本营,可以住宿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绒布寺的招待所(海拔4900米)。但在恶劣的环境下,住宿条件自不必多说,寒冷而缺氧,多睡一晚上都是折磨。但是那些守护在世界第三极的官兵们才是真的勇士,他们常年驻扎,睡帐篷,少营养,忍受孤独。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祖国的忠诚卫士。正式由于千千万万个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北京奥运会胜利举行。
  每一次路过高原上的兵站,我们都要向他们深深致敬。他们年轻的脸上的高原红和爽朗的笑容值得我们铭记和尊敬。
  天路阿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大意。
  自珠峰下,沿西夏邦马峰与佩枯错往西行驶,是一条没有公路的土路,很少有游客涉足。人迹的稀少,保持了自然的纯粹性,车轴在大地上胡乱撒野着,最后往往是不知所踪。沉醉于绝美的风景中,我们常常一不小心就开错了岔路,迷失于歧道。
  好不容易到了萨嘎,这里可能是现代文明的边缘。因为往西就渐渐进入了西藏阿里地区,那片神秘的土地被誉为“世界的屋脊的屋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这里也是中国人口最稀少的地区,常常是开一天汽车也不见几个人影。在地图上查到的一些地名,在经过的时候才发现是几乎无法落脚的几户零散人家。
  阿里地区人烟稀少,但却是野生动物的王国。在萨嘎至霍尔的路上,不时有各种珍稀的野生动物跃入我们的视野。最先出现的是藏野驴。藏野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数量比珍贵的藏羚羊还要稀少,当发现有一群藏野驴在公路边悠闲地散步时,我们的司机都觉得太不可思议,立即停下车来捕捉镜头。我们仔细数了数,一共有15只藏野驴呢。藏野驴可以说是天生的“长跑运动员”,我曾经在书上读到过,好奇而倔强的藏野驴有时甚至会跟着汽车进行赛跑呢。一路上我们总共有四次目睹或成群或单只出现的藏野驴,但多次看见二级保护动物黄羊,由于黄羊的屁股是白色的,同伴们都送给它们一个可爱的别名“白屁股羊”。它们有时悠闲地在路边吃着青草,有时见到车子开过一哄而散,有时从山坡背面露出脑袋,侦查我们的行踪。
  此外,高原上还有肥肥的旱獭、打了好多洞的高原鼠兔、蓝天上优雅飞过的红嘴鸥、以及以湿地为家的黑颈鹤、跑得贼快的野兔……它们是这片王国的主人。作为客人的我们不忍心打扰它们的生活,常常打个照面就远离它们了。记得很多年前来西藏,就有人说过,“请什么也不要带走,除了照片;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脚印。”这是实在话,也是对我们自然界的朋友最好地相处方式。
  在神山冈仁波齐脚下的塔钦我遇到了在这里做志愿者的任老师。他原是首都一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在事业正处巅峰的时候来到阿里神山脚下后,辞去了学校的工作,在这里成立了“志愿者之家”、“流动党员之家”,致力于帮助阿里地区牧民的孩子的教育事业。他筹集了善款,为塔钦小镇兴建了唯一的“公共厕所”。任老师说,这里需要更多人来关心,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关心这里的孩子的成长。我想,为这里多贡献一份关爱,这也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大意所在。
  新藏探险——从藏族聚集区到维吾尔族自治区。
  神山冈仁波齐的金字塔尖雪峰,圣湖玛旁雍错的碧蓝湖水,都是阿里地区最纯洁的象征。扎达土林显示了造物主的鬼斧神工,荒漠上的古格王朝遗址则静静地诉说着尘封的历史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在阿里的行政首府狮泉河镇上我们看见了令城市人感到亲切的红绿灯,雀跃不已。然而,行程并没有结束,前方的新藏线才是旅行中对生命最大的威胁。
  新藏公路的一端是西藏狮泉河,另一头是新疆叶城。全长1050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途中要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大山好几座,其中最高的界山大阪的标示海拔高达6700米,是四条进藏路线中最危险的,特别是界山大坂和“死人沟”,听听名字就怪吓人的。所以联系了司机、车辆后,我们力求以最快时间通过高海拔地段。我们的丰田4500终于用我们咋舌的21个小时跑完了全程。新藏线的壮美很难用言语来表述,那里连绵的雪山能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偶尔有藏羚羊或藏野驴穿过公路,偶尔也能看见不幸坠崖的车的残骸。时光隧道的门似乎只是一开一闭合,我便仿佛被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国度”,一脚踏进了维吾尔族聚集圈。
  从叶城至喀什再到乌鲁木齐,浓郁的新疆维吾尔族风味代替了曾伴随我大半个月的藏民族文化。在苍茫的大西北,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我的新疆朋友告诉我,“在乌鲁木齐,维族都会说汉语;在喀什,汉族都会说维语。”这就让我在喀什遇到了不小的障碍,很多维族人都只会一些简单的汉语,在餐馆吃饭的时候,常常会“鸡同鸭讲”,一顿饭吃完了,实际上听懂的交流并不多。
  8月3日早上,新疆喀什发生爆炸案,边防支队出早操的武警战士遭到炸弹袭击,造成16死16伤的惨剧。那天我正巧在喀什逗留。中午在大巴扎吃饭的时候,许多好心的朋友把消息发到我的手机上,问候安危。其实,在我看来,少数分裂分子的极端行为并不能损害我们国家民族团结的事实,他们的分裂目的也绝不会得逞。新疆喀什的百姓是安居乐业的,他们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热情、友善还非常讲究礼仪。我无法将他们与恐怖分子做出任何联系,实际上很多到过新疆的朋友都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年轻人的淳朴、善良,老爷爷、老奶奶脸上的慈祥,还有大街上骑着小毛驴的“阿凡提”们,他们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骨肉同胞。
  我是乘坐8月7日夜晚的飞机离开乌鲁木齐的,当奥运会开幕的时候我得以在家中收看电视直播。我和我在一路上遇到的各民族、各地区的朋友一同为奥运会成功举办而祈福。我们拥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不再是头脑中盘旋着的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走完中国西部的一大圈后我真实的感受。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并非如一首流行歌曲唱的那样:看过了许多美景,看过了许多美女,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而是,换一种视野去看待各民族的生活现实,一种不同于我们建构于现代性架构中的生活,去看待建设和谐社会的种种可能。旅行也是一种生活的状态,需要用脑,更需要用心去经营和把握。旅行的目的是通过行走来提高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那整个旅行的过程,以及旅程中看风景的心情。
  人生亦如旅行,愿我们每个人的旅途都充满欢乐,赋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