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膜染色法
(2014-10-17 20:20:07)
标签:
微生物细菌染色荚膜 |
分类: 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
荚膜染色法
一、目的要求
学习并掌握荚膜染色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
荚膜是包围在细菌细胞外面的一层粘液性物质,其主要成分是多糖类,不易被染色,故常用衬托染色法,即将菌体和背景着色,而把不着色且透明的荚膜衬托出来。荚膜很薄,易变形,因此,制片时一般不用热固定。
三、器材
圆褐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
荚膜染色液,纯甲醇等。
四、操作步骤
方法一:
1.在载玻片一端滴一滴无菌水,取少许培养了72小时的圆褐固氮菌在水滴中制成悬液。取一滴新配好的黑色素溶液(也可用绘图墨水)与菌悬液混合,另取一块载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一端平整的边缘与菌悬液以30度角接触后,顺势将菌悬液推向前方,使其成匀薄的一层,风干。
2.用纯甲醇固定1分钟。
3.加番红液数滴于涂片上,冲去残余甲醇,并染30秒钟,以细水流适当冲洗,吸干后油镜检查,背景黑色,荚膜无色,细胞红色。
方法二:
镜检:有荚膜的菌,菌体蓝色,荚膜不着色,背景蓝紫色;无荚膜的菌,菌体蓝色,背景蓝紫色。由于干燥菌体收缩,菌体四周也可能有一圈狭窄的不着色环,但这不是荚膜。荚膜不着色的部分宽。
方法三:TyLer法
方法四:
五、实验报告
1.结果
绘图说明圆褐固氮菌菌体及荚膜的形状。
2.思考题
为什么在荚膜染色中一般不用热固定,而用纯甲醇进行固定?
荚膜染色液
1.黑色素水溶液
黑色素 5g
蒸馏水 100ml
福尔马林(40%甲醛) 0.5ml
将黑色素在蒸馏水中煮沸5分钟,然后加入福尔马林作防腐剂。
2.番红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