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非诚勿扰2》给我的生命启示_活着就是修行

(2010-12-30 10:21:56)
标签:

《非诚勿扰2》

生和死和诠释

杂谈

   昨天是12月29日,我的生日,42岁的生日,对我来讲人生过半,或者是走过了三分之二甚至是四分之三都不可知。今年的生日虽然也是和朋友们在一起吃吃喝喝,但是少了往年的喧嚣和浮躁。

   为了奖励自己,去看了一部电影,电影的名字是《非诚勿扰2》,因为有了江苏台同样名字的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这个名字,就更加引人关注。冯小刚的贺岁片我一直很喜欢看,从最早的《甲方乙方》到去年的《非诚勿扰1》,几乎每部都很喜欢,而且不只看一遍。冯导的贺岁电影被基本的定义为喜剧片,但是,几乎每次都可以在喜剧的后面,能让人感悟到一点深刻的东西,这也是我喜欢看他的电影的主要原因吧。

   《非诚勿扰2》看了以后,感觉和冯导以往的几部贺岁片有很大的不同,至少和《非诚勿扰1》几乎不是相同的风格,虽然在影片开头部分,还有一些让人发笑的情节,但是,越往后看,越让人感到内容深刻。电影开头的离婚仪式,很有创意,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凸显出“散买卖,不散交情”对婚姻无奈的调侃。影片的后半部分,从李香山患了绝症开始,应该算是进入了影片的高潮部分,秦奋给朋友李香山主办的“人生告别会”和协助李香山选择离世的方法,会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震撼。

   《非诚勿扰2》是冯小刚导演和编剧王朔分手十年后首次合作的产物,他们彼此都把这十年各自的历练和对生命的感悟汇集在这部作品当中了,自然会让人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非诚勿扰2》在不到120分钟的时间里,把爱情、友情、婚姻、生死都做了很好的阐释。爱情,有多种表达方式,平平淡淡的爱情可能让彼此相爱的人更容易走入婚姻。友情,就是你不管处于什么状况,你都能找到可以倾诉的朋友,在你生命弥留之际,你能有一个朋友可以托付后事。婚姻,就是一种包容,即使是错,也要将错就错。

   《非诚勿扰2》让我深刻感悟的还是对生和死的重新诠释,一个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最终可能都会开一个追悼会,家人、亲属、朋友都来告别一下,寄托一下哀思,通常也会把这个人的一生经历总结评述一番,当然是都挑最好的说,即使是平凡,也蕴藏着平凡中的伟大,总之,要走这个过场,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与电影中的“人生告别会”相比,简直不能相提并论。在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宗教信仰,所以,对于人的死,总是有很强的神秘色彩,人的死亡总是让家人感到非常恐惧,总是让家人无法面对,不愿意接受,人死后,所有的形式还是那套很古老的,充满着封建迷信的套路。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讲,如何面对生命的终结,关于死亡的教育始终是缺少的必要一课。

   人实际上是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和死的具体方式的,生的方式你自己做不了主,你很容易理解,但是死的方式,你甚至也无法自己做主,因为,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可能根本没有做好准备。抛开意外事件不谈,即使是患病,在你生命弥留之际,你很可能已经没有意识了,无法做出任何抉择,任凭家人和医生的安排。一个人,有尊严的活着,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一个人,有尊严的死,同样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甚至更难。电影中,李香山的那句,“我不怕死,我怕生不如死”实际上是很多人的心声,李香山最后在朋友秦奋的协助下,选择了自己的方式,有尊严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很难得。

   《非诚勿扰2》看过以后,对于那个离婚仪式,我只有羡慕的份了,因为对我的婚姻,我已经决定“将错就错”。可是对那个精彩的人生告别会,我更是羡慕不已,并且打算坚决效仿,因为,我很庆幸的是,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同样有象“秦奋”这样可以托付后事的好朋友,而且可能还不只一个!这也是我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的。

    在自己生日的这天,想了这么多好像很沉重的话题,似乎有些不吉利。可是,我却觉得十分轻松,死是另一种生命存在的方式,就是这么简单,看破了生和死,才能看破世间百态,参透人间冷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