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的制度推行不当也会产生不好的结果

(2010-10-28 11:07:46)
标签:

基本药物制度

配套保障

杂谈

   2009年9月18日卫生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对于保证基本药物的足量供应和合理使用,改革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机制,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资源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 

 基本药物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医改当中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基本药物制度的设计主要是要制定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供应,特别是使用、定价、报销等多个环节的相关政策,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制度设计上对基本药物的各个环节做好相关的制度设计,以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公平可及、合理用药,最终让群众得到实惠。

   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但是在这项制度的推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基层医院的领导发现在推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感觉自己的医院被“边缘化”了。

   近日《医药经济报》记者钟可芬的系列报道“被边缘化的浙江基层医院”就揭示了这样的现象。

   绍兴县钱清人民医院院长袁荣明觉得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院功能萎缩了,住院病人大幅减少,因为用药限制,钱清人民医院如今无法再收治诸如心脏病之类疾病的患者。实施基药制度以后,钱清人民医院原则上只能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307个品种、150个浙江省增补品种和12个慢性病用药品种。在用药受到限制之后,原有的服务功能急速萎缩。医院服务功能的萎缩主要原因在于用药限制和品种结构不合理。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前,钱清人民医院的用药品种约为400种。

   而让浙江基层医院院长们更头疼的,还是医院少了药品收入这块重量级收入来源之后医院如何正常运转的问题。据了解,由于财政补偿与医院原来运营模式下有较大缺口,某些县的基层医院甚至已经发不出非编人员的工资。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前,钱清人民医院的药品实际加成率有100%,药品收入占医院收入的比例接近70%,一年的药品利润约有1.4个亿,而一年的医疗服务收入才720万元。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财政补偿实行预付制,半年补偿了235万元,与实际所需的缺口有500万元。

   基本药物制度无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国策,但是为什么在推行后却会产生上述不好的结果呢?记得在最初推行该项制度的时候,我就曾有“方向对了,路还远”的忧虑,我忧虑主要原因是国家虽然制定了基本药物制度这么好的国策,但是却没有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来保障这个制度的有效实施,没有解决基层医院今后该如何合理定位的问题,也没有解决建立基层医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长效的补偿机制的问题。

    医疗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不能把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单独拿出来说明问题。

    大型公立医院改革不实施,找不到好的解决途径,基层医院就无法明确合理定位问题。新医改进行了18个月,全国各地大型公立医院改革始终不见动静,这时候就有人提出先不管这些大型的公立医院如何改,先从基层医院改起,但是那些大型的公立医院落后的改革步伐,也严重的影响了基层医院的改革步调,甚至让人感觉基层医院的改革有点不对头。基层医院被“边缘化”,也是原因之一。

    国家目前想把基层医院定位于只为百姓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甚至想把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放在各项疾病的防治方面。这样的定位从长远眼光看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却不符合中国目前很多地区的实际情况。因为目前中国很多地区老百姓的重大疾病仍然要依赖基层医院来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医疗费用报销问题,转诊问题,还有大医院的接收能力等问题。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后,很多基层医院的用药品种受到了限制,就无法满足很多病人的治疗疾病的需求,而这些病人有无法去大型医院治疗,就会造成有些地区出现百姓看病更难。

   上述事实再次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即使是好的制度如果推行不当也会产生不好的结果,就像波子哥说的那样,这绝对不是给基本药物制度抹黑,而是建议政府在推行好的制度的时候,一定要制定好相关的配套措施来保障好的制度有效实施。

   同时需要强调的是医疗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局部的推行不畅,都会影响全局的实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