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医生能成为自由职业者吗? (一)

(2009-10-04 07:41:23)
标签:

杂谈

   让医生还原到自由职业者,最近成了比较热门的话题。也有人士呼吁,新一轮医改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让医生变成“自由人”。但这一呼声能否实现,还有许多争议。

   越来越多的医生自行外出行医

   近几年,医生不经院方派出而自行外出行医,北方称为“走穴”,南方称为“炒更”。武明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并不太喜欢“走穴”这个词,他外出行医,一般只是和医院打个招呼,告诉管理部门自己外出了,这段时间不在北京,但是并不说明去哪里,去干什么。之所以不明说,他担心过于透明后,本院的人会议论自己是去挣外快、干私活。另外,擅自外出行医,目前毕竟是不合法的行为,不能拿到桌面上明说。但大城市的医生还是在执著地擅自外出行医,而且从过去以外科、口腔科为主,扩展到内科等科室,外出的医生不仅有大腕,还有一些年轻大夫。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这样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基层越来越需要既能迅速为医院吸引病人,又能满足患者需求的技术支援。另一方面,大城市的生活支出不断走高,如果不“走穴”,有些年轻医生恐怕入不敷出。另外,外出行医、手术增多,医生也另有隐情。一位医生告诉记者,内科专家在大医院的工作压力很大,每天门诊、科研、教学任务很重,外出几天到基层医院出诊,外地的病人不多,可以说是一种放松、调整。而外科医生之所以选择“走穴”,主要是由于大医院的医生多,每个人上台手术的机会偏少,所以要到外地拓展业务。北京大学某附属医院的一位心外科医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心外科有8名医生,每年的手术只有100多台,“还不够主任们做的,我们底下的医生根本吃不饱”。

  此外,当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介机构,有组织地带着医生外出行医,从中“掘一桶金”,也促使这一市场更加活跃。一些专业的医生经纪人非常活跃,组织医生“哪里需要哪里去”,有的经纪人已经网罗了300多位退休的“大牌”医生。“大腕”们也愿意被调遣,他们也需要拓展自己的市场。

  也有医生告诉记者,有些基层医院长期和固定的大医院医生合作,双方已经适应了彼此的医疗流程和护理管理方式,一旦有纠纷,基层医院也会想办法“摆平”。另外,有些医院看到医生“走穴”难禁,开始默许医生带着麻醉师和护士共同外出,也使得外出行医的医生越来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