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鞍钢兼并攀钢,是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失败的典型案例

(2016-04-09 08:08:13)
标签:

文化

杂谈

质量工程师

分类: 培训理论、企业文化、杂谈

资料来自网络:

优化成本去产能是鞍钢改革方向

  新京报:2015年,鞍钢再度陷入数十亿元的巨亏,除了行业低迷之外,导致其业绩不佳的原因还有哪些?

  许中波:一方面是之前董事长决策出现了比较大的失误,比如在天津和福建建设的冷轧厂效益都不好,成了僵尸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铁矿石项目也不理想,拖累了鞍钢的利润。其次,鞍钢之前是老企业,装备比较落后,因此鞍钢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装备现代化改造,致使负债高企。再者,鞍钢是老国企,人员负担也比较重。

  李新创:除了历史原因和区域原因之外,鞍钢自身也有需要进一步提升之处,比如无缝对接市场、做好产品定位和结构调整,同时强化服务增值。此外在提高效率、风险管控和优化投资等方面也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新京报:鞍钢此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但效益并不理想,为什么?

  许中波:我认为,鞍钢兼并攀钢,是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失败的典型案例。鞍钢之前本来是老国企,负担很重,再兼并一个老国企,负担更重。此外,鞍钢位居东北,攀钢地处西南,沟通成本会比较大。当时政策考虑的只是减少数量,但并没有考虑合并之后会带来什么好处。

  李新创:鞍钢集团重组效果不理想并非个案,不少钢铁企业的重组都没有达到预期成效,但不应因为上述现象就否定钢企兼并重组本身。从长期来看,兼并重组是世界钢铁业发展的常态。

  新京报:未来鞍钢的改革应向何处去?

  许中波:目前鞍钢已经实现装备大型化,人力成本也比较高,所以需要优化成本。除此之外,鞍钢有很多子公司、生产线,其中一些跟国内企业相比没有竞争力,这些公司和生产线应该随之关停。

新京报:此轮调整是否会再度引发钢铁市场兼并重组的浪潮?

  许中波:钢铁企业的困难是和供求关系相关的,与钢铁企业的数量没有关系,以前兼并重组都是为减少数量、把钢铁企业做大,但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企业都是中等规模的。因为钢铁的运输成本比较高,一定要有独特的区域市场,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钢铁企业是在奥地利,在全世界的产能就400万吨,但效益很好,它主要服务于德国的宝马奔驰等企业。

  李新创:产业调整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加速优胜劣汰,会有一批企业退出竞争,也会有一批企业成长壮大。乐观一点分析,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将出现5—10家甚至更多的与浦项、新日铁等比肩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其中有些是国际化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有些是细分市场领域的佼佼者。

  新京报:钢企中小型化是一种趋势吗?

  许中波:钢铁企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产品和市场,现在的钢企发展不应该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决策的效率是最重要的。

 北京梅塔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裁、钢铁行业专家许中波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

(要想不买“打水”钢筋,请找百瑞小胡)买钢材,找百瑞!质优价廉服务好!联系人胡经理13723899145微信同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