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溥松窗先生

标签:
文史 |
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笔者得知,爱新觉罗·溥佺(溥松窗),笔名雪溪、尧仙、健斋,生于北京,满族人。他的祖父是清道光皇帝第五子惇亲王奕誴,由于年龄小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故又被称之为溥仪的堂弟。松窗先生自幼酷爱书画,由于老师均为当时著名的画家,加之家中藏有多幅历代书画真迹,奠定了一定的绘画基础。清王朝的覆灭,他与溥心畬、溥雪斋、溥毅斋等贵族后裔为了求其生存,以书法绘画为生。溥心畬被公认为当时最著名的书画家之一,世间曾有“南张(张大千)北溥(溥心畲)”的说法。溥雪斋被聘为辅仁大学美术系(前身为艺术专科)主任。1928年溥雪斋发起的“松风画会”,松窗先生与溥雪斋,溥毅斋、溥庸斋、溥心畬、启功、叶仰曦等先生一起,被当时画坛誉为“松风九友”。
晚年的时候,松窗先生先后出版了《溥松窗山水范画册页》、《山水画法全图》等专著,将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心得,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展现给读者,,是值得资取借鉴的山水范画作品。《山水画法全图》被称为“溥老的毕生经验一套不可多得的山水画的范画!”松窗先生对山石、水云、树木等画法做了一一解析。其中关于树木的画法有四十多幅。
松窗还喜欢画鞍马,松窗画马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解剖、透视和明暗,多层着色,色彩过渡自然,因此造型准确,立体感强。有些学者认为松窗先生的鞍马受郎世宁的影响最大。他们用郎世宁的名画《八骏图》和松窗先生的《松马图》相比,发现二者在马匹和树木的刻画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松窗先生鞍马画也有元代画家赵孟頫的手法,如赵孟頫的名作《浴马图》和松窗先生的《双马》相比较,不仅马匹人物相似,连线条都是一样的清劲自然。尤其是马的鬃毛,虽然细如毫发,劲如铁丝,却丝毫不显呆板,浓密中见条理,细微处见精神。松窗先生在所创作以马匹为主题的作品中,补景的坡石树木,又不同于赵孟頫,他把青绿色尽量淡化,只是起到烘托作用。因此赵孟頫鞍马画的风格是凝重、古朴,而先生的鞍马画是淡雅、清丽。
墨竹是松窗先生最得意的拿手戏。他笔下的墨竹就像他的人,“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虽清瘦柔弱却不失潇洒孤傲。晚年的松窗先生很少画山水和鞍马,却画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竹。松窗先生画竹从宋元入手,侧重写实。作品虽多见折枝小品,却一丝不苟,十分讲究。先生在创作过程中立意清新,用笔爽利。折枝弯弓待发,竹叶劲利如箭,颇有情趣。整幅作品飞动洒脱,清劲利落,一枝一叶间,见其功力深厚。松窗先生的墨竹兼工带写,笔力雄强,风格清逸脱俗,具有书卷之气。
《辅仁大学师生书画集》中收录了松窗先生的四幅作品,1979年所绘的《山川图》、1986年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建馆三十五周年绘制的《马》、和汪慎生先生合作的《松鹤图》以及《双马图》。
松窗先生去世后,启功先生做挽诗一首,“戛玉琳琅顾定之,琴书堂里见新枝。失惊落笔如飞处,似恐琼楼赴迟。冰雪聪明禀赋高,星源万里溯来遥。惜丁四库凋零后,文字如何写大招。”款为“松窗居士画竹卷,笔迹匆遽,若不可待者,旋即逝世,仅一月耳。”启功先生长松窗先生一岁,又同是雪斋松风画会成员。他们之间的友情,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