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623ff893h88488ef9efb3&690
兴华胡同29号是索尼的私宅之一。后为兴华胡同幼儿园,门前墙壁上海残留着幼儿园的装饰画。
我知道索尼是在2008年春季,我带领着一些老年摄影组成员对什刹海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考察你,顺便来到位于地安门西大街133号的保安寺。据街坊讲,这里是索尼的家庙。后来我看到了阿龙主持的《这里是北京》栏目,曾经对索尼进行了介绍,据阿龙讲:索尼当年的宅子在兴化胡同西侧,有好几个院子。
我近期到兴华胡同走访了一番,并对44号院、29号院进行了实地考察。
关于索尼的相关资料,根据《这里是北京·第三辑·索尼在京遗迹》,索尼全名:赫舍里·索尼,属于满族正黄旗,在顺治皇帝临终前与鳌拜等四人封为辅政大臣,为前清重臣。在辅佐康熙皇帝时忠心耿耿,被康熙封为一等忠勇公,去世后谥号“文忠”。索尼的孙女是康熙帝的皇后,其子索隆图在康熙年间是最受宠的大臣。当然索尼在仕途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多尔衮执政期间,被炒家、贬职。直到顺治时才得以重用。
http://s8/middle/623ff893h88489ef220a7&690
兴华胡同29号前院已临时搭建起一排住房,租给外地人居住。正房、东西厢房挤满了住户。听口音,并非全是当地百姓,为何居住于此,似乎其中有些蹊跷。
兴华胡同29号院,解放后曾经是兴华胡同幼儿园驻地,现在为居民院及什刹海房管所存放建筑材料用地。
http://s6/middle/623ff893h8848b3707935&690
通向后院的东边通道
兴华胡同29号院坐北朝南,为两层进深的四合院,院门偏东,为广亮式大门,门前有棵古槐。解放后院使用单位院墙南移,占用公共用地,29号实际为两个大门,但真正的院门在后面那个门。
29号前院有正房三间及东西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原来院子有影壁墙和垂花门,不知何年被拆除,仅留下一个较为宽敞的院子。近几年,幼儿园被撤销,房产由什刹海房管所管理,前院东南侧成为堆料的场地,院子中央临时搭建起一排木制板房,时常有操着外地口音的人员从板房中出入。
http://s11/middle/623ff893h740750369cea&690
遗弃在通道边的牌坊石座
正房两侧各有一条通道。东面通道因居民盖房,大门紧闭,无法探寻院子究竟。只是从地面上被遗弃一边的牌坊石座看,这里应有个牌坊。可能因为年久失修,牌坊倒塌。院门南侧有大堆渣土,这里早年应该有所房子,它的命运与牌坊相仿。
http://s3/middle/623ff893h884942243252&690
从西通道走进后院,感到这里有些荒凉。
西侧通道稍好一些,直接通向后院。西通道西南角有一跨院,跨院有北房三间,院子里种着棵丁香树。不时有人用疑惑的眼光打量我这个不速之客。好在我心胸磊落,绝无作恶之虞,故报之以微笑,对擅自闯入他们的领地表示歉意。
http://s7/middle/623ff893h8849506f59c6&690
西跨院变成居民住房
http://s14/middle/623ff893h884959a7666d&690
后院因被居民圈地,占据了院子很大一块地方,映入眼帘除房子以外,就是通道。
走进后院,似乎感到有些恐怖,因为院子没有人气,除了高墙外,就是通道。或许为了安全起见,居民把公用之地占为己有,形成独立空间。后院的房屋间数与前院相同,只是西耳房无人居住,墙皮脱落,显得有些凄凉。
http://s9/middle/623ff893h88499f3e9f18&690
兴华胡同44号院,后院内景
兴华胡同44号院,也是索尼私宅之一,《这里是北京》拍摄现场。
44号院坐南朝北,两层进深的小型四合院,目前为全国政协员工宿舍。此院住户较多,但并不都在政协上班。在此之前,我听说这个院子呈“回”子形,但走访中并没有体味到有“回”字之说。实际院子西侧有条通道,把前后院子链接在一起。或许当初是这个样子,后来居民私搭乱建,原来的建筑风格收到破坏。
另外兴华胡同27、25号院也是索尼的私宅,因为现在居住着一些首长级人物,轻易不得打扰。即便想去,也要一番口舌,得到秘书们的认可。我犹豫再三,只得放弃。假设有天我能登门拜访,自然会把相关情况向博友们做一介绍。不过,现在的兴华胡同25、27、29号都属于保护院落。我似乎感到25、27号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保护的更好,因为身份与地位不同,修缮经费有所保障。
http://s8/middle/623ff893h8849ca802a37&690
兴华胡同西端,槐荫下的几个院门曾是索尼的私宅。
兴华胡同31号院曾是天主教修道院。修道院坐北朝南,四合院建筑格局。前院有倒座房五间,正院有北房三间及合角房二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目前此院改作商务会馆,由北京天主教会负责日常管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