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桑寒
图/源于网络
阳盛阴衰,阴盛阳衰。从伏羲演八卦开始,阴阳平衡,自古这就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一个家里,总会有那么一个男强或者一个女盛。清朝也是如此,谁又是这段史上的女盛呢?又有什么机会让她平步青云的?清朝里宫中的规矩也是繁多,其中这选秀女制度便是清宫的一大亮点。就在这秀女制度中,她就在这制度里占领了先机,更成为清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要说从众多圈牌中,找到那张黑桃娘娘,那就是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那么她又怎么从这“长城内外”,妖娆而出的呢?
打清朝入关以后,这些旗人的身价倍增。一套严谨的选秀女制度便营运而生,其中海选的选手主要来源于八旗之间。而且定时间为三年,在其内部选择一些出类拔萃的,优质秀女。顺治帝的时候就规定了,满蒙汗八旗官员的女儿,凡是年满十三岁后都要跟着那三年一次挑选。如果年龄超过了十七以后,那么就不能当做选拔的对象了,只能因为“逾岁”而取消。据《养吉斋从录》记载:“或被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之子指婚。”说到底,就是不光皇帝也在里面挑选旗内秀女,还要给他的堂兄等近亲挑选。这可是为皇族选媳妇,可不是一件小事,所以说,她们的选拔会很严格。当然,每个时期选秀多少会有些不同,但还是源于基本规矩,另立各种要求,花样百出。
慈禧就是这八旗中的满洲镶蓝旗,父亲惠征任过安徽宁池太广道的官员,后来在两江总督杨文定奏准下,便又在镇江办理粮台。而慈禧也就是在镶蓝旗的背景下应选,其实镶蓝旗属于八旗中的末五旗,地位并不如镶黄、正黄、正白地位高。所以,她在选秀中自然压力比较大,但是应了那句话“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秀女备选时,必须从神武门出入,这是不变的规矩。而且,每天只对两个旗进行挑选,不过还算公平,不是按照等级挑选,而是按照各旗的备选秀女多少来进行平均搭配。而这两个旗中,就是按照八旗的固定顺序而来的。满为先,蒙为中,汉则为后,完后各种的先这后那,分排站队。就在这一层层的筛选过关,慈禧就像中了彩票一样,中得头彩。她的气质,容貌,端庄典雅,一举被选中。那么,慈禧也想到了,自己已经嫁给了皇上,并且封她为贵人头衔,也就是兰贵人。
只不过这批秀女没有及时入宫,谁让清朝规矩多,咸丰帝等到西陵的父亲行释服礼以后,他们才陆陆续续地进宫。慈禧进宫后,便安排到了储秀宫居住,还有四名宫女服侍。宫斗的规矩不用再细讲,当然很残酷。尤其新人初来乍到,没点眼力见,脑袋再没点灵活劲儿,便很快跌落人生的低谷,打入冷宫。这是谁也不愿意见到的,所以,无论如何,拼劲自己的全力也得占得鳌头。或许是慈禧太优秀了,便很快得到了咸丰皇帝的恩宠。这可是众多秀女梦寐以求的事,天降福瑞,可就恰恰落在慈禧头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沾了慈禧名的人,就是这样也跟着大富大贵的,脸上不仅光彩,连足底都生辉。咸丰四年,那敬事房的太监王瑞传达圣旨,兰贵人升为懿嫔,这年还举行了大规模的册封仪式,协办大学士贾桢为正使,礼部左侍郎为副使持节赍册封仪式,那叫一个壮观。这好事还没断,咸丰六年,慈禧为咸丰生下第一个大儿子,也就是载淳。这可让咸丰乐开了花,第二天就晋封为懿妃,于是又举行一次仪式。第二年,慈禧又被晋封为懿贵妃。
这升得,堪比坐上了直达列车,一举到站,至于到站后攀爬权利的高山,咱是后话。这靠着选秀女出身的慈禧,靠着自己的能力,以及命运地眷顾,才短短四五年的光阴,便从一个不知名的满族小丫头,成长为贵妃,更像天方夜谭,但这是真的。他也借了儿子的光,也为以后的当权垫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她镶蓝旗的身份也改成了头三的镶黄旗,把祖宗的身份也给抬了上来。这果实来得香甜,也最终归功于选秀女时种下的种子,那时它就已经在这个野心极强的女人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