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桑寒
桑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52
  • 关注人气:78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志摩真如诗那样理想化?

(2012-08-14 13:39:19)
标签:

徐志摩

英国

康桥

理想

文化

分类: 【时代喧嚣】


 http://s5/bmiddle/623f5d6ehc733c5666f94&690

文/桑寒  图/源自网络

 

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一名理想主义诗人。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曾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又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这里主要是说在剑桥的两年期间,忘情康桥,为他的人生抹上了一笔浓浓色彩。他以为现实世界是丑陋的,生活是痛苦的,只有大自然是纯洁和美好的,为要救治这个社会和人们,医治当前生活的枯窘,最好的办法是: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向自然的单纯。只有接近自然,才能回复人类童真的天性,社会的病象就有缓和的希望。可是这位光辉冉冉的诗人,1931年的一场意外坠机,仅34岁就结束了他寻梦的步伐,但他梦正如这满载星辉归船。  


    徐志摩在英国时很喜欢和名士交往,广泛地涉猎了世界上各种名家名作,并且接触了各种思潮流派,在这个时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识——理想主义,他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这里要说的就是个人主义者,首先他是个不含党派思想的诗人,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理想主义者。诗人都是难懂的,尤其他的生活观世界观,那种不被现实束缚的超脱。诗往往是带给人一种意境,一种意境的存在就来源于诗人的灵魂呼喊。有的人的灵魂是受肉体主宰的,有的人的灵魂是不受任何事物所主宰的。这种超乎自身范围的思想,是身体很难驾驭的。思想的自由如泛滥之水,不可收拾的地步。理想主义者,往往想脱离一种现实,如徐志摩亲近大自然,奉康桥为圭臬,以及他的爱情,并不是矢志不渝,而是随着思想的自由感,肆意的将爱情这跟弦拨了又拨。说说他生命中的婚姻,1915年,与张幼仪结婚,后于1922年3月在柏林离婚。与林徽因的感情没有结果,而后遇到了陆小曼,还有凌叔华、韩湘眉这只是中国的部分。世人看来一波多折,或者说世人来形容是一个不忠之人。但恰恰是这种自由理想化的思想,他的爱情没受任何事物控制。因为思想的自由是不需要任何东西来比较,如若非要界定一定范围,他就不是自由了。


    诗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思想放的越开,往往自由的空间就越狭窄。不单是徐志摩恐慌这件事情,许多诗人也恐慌这件事情,这种无比大的反差让人很容易感觉的生活的痛苦。我在想是不是徐志摩的诗太理想化?我借用一首几乎可以倒背如流的诗来说下,“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字面意思非常好理解,就是自由第一,但是前者无非就是说了肉体上的价值,而后者不但要超越前者,更深层的意思应该是思想的自由,假如一个人再自由,而思想不自由,那么这个人将会是一个多么痛苦的。我想问问现在又有多少人真能做到这种超脱呢?我想这种思想固然有些极端,不难理解什么都会有它的利与弊。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人生不过是梦一场,来这一会就是来寻找这个即将苏醒的梦,撑着一条身躯,在世上寻找着自由,后来满载了一些“收获”,能真的和这些收获一起放歌。最后《再别康桥》说道,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本来只是希冀你安静地在生命长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偏是人世充满各种诱惑,生命终结的时候,你能带走什么呢?除了灵魂。人本来就是零,最后还得归零。王国维说的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但深一层的意思有这那种归零的心态,有人说这是种婴儿般的心态,做的太多,收获太多,无非也如婴儿般吃饭睡觉回归于床上。从徐志摩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东西,也可以理解为这支长篙即使撑得多远,他也总会有归岸的一天,最后你得到只有灵魂的自由,其余的却是过眼云烟。也许他的生命只有三十四岁,不过他已经用船载回了他的东西。或许许多人撑了一辈子船,却不知道去载什么最重要,最后终究途中迷了航向。


徐志摩真的很理想化吗?不然,他很理想,但也很现实,因为他找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真谛所在。这是一种冒险,但最终他成功了,满满的星辉在与这位理想主义诗人放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