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良心,请不要等员工用暴力来拷问

标签:
法律年终奖联建良心陆震伟不欠薪宣誓财经 |
分类: 心语天下 |
http://s10/middle/623afbb9x7d604257cea9&690冲突现场
文/林A
2010年1月15日,因不满公司内传言取消2009年度年终奖,苏州台资企业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2000多名员工聚集于厂内进行抗议,破坏厂内设施并打砸企业车辆。当天联建公司负责人承诺将在近期发放年终奖,并解决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劳资纠纷问题。(《新京报》2010年1月16日)
我前几天接受媒体对“总裁抱抱团宣誓不欠薪活动”的访问时,就说过:“企业诚信从‘心’开始,不欠薪从‘企业良心’开始。”17日就在网络上看到这则新闻,很有感触。
相关的报道指出,因为厂方承诺发放年终奖,事件已得到迅速平息,工厂16日已恢复正常生产,工人们正紧张而平静地工作。
如果一切真像厂方所说的那样,那当然再好不过了。但细细一想,总觉得好象不是那么一回事——仅仅因为取消年终奖的传言,2000多工人会那么轻而地就举起暴力拳头吗?
就在厂方把问题归缘于“年终奖”的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报道了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另一说法:事件很可能与该厂2009年下半年发生的数名员工正乙烷中毒致死致伤、工厂隐瞒员工体检结果有关。综合该厂工人讲述的相关信息,中毒曾导致员工死亡,甚至有员工中毒请假休息反被免职处分。
不过,苏州工业园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陆震伟1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截至目前苏州联建科技受正己烷影响的员工共47名,其中轻度36名,中度10名,重度1名。现均已接受有效治疗,康复状况较好,不存在公司员工中毒死亡事件。
我当然相信陆震伟的话——不存在公司员工中毒死亡事件,但47名员工中毒事实的存在,足以反映企业和员工间的深度矛盾。
联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于1999年在苏州工业园区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23亿美元,投资总额3.67亿美元。公司主要生产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目前公司有员工12900人。在全球手机液晶屏代工界占据重要地位。
如此在业界有重要地位的公司,却似乎并没有把自己的员工放到公司的重要位置上。联建副总后来在通报会上承认,“公司管理方式不贴心,特别在食堂管理上不到位,造成员工的不满”,解决思路是“成立伙食委员会,努力改善伙食质量”。“不贴心”、“为伙食”……显然有些轻描淡写,但本质是什么,就连苏州工业园区也承认,“该公司在员工管理、薪酬计算、奖金福利、餐饮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长期以来员工意见未能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劳资双方关系非常紧张”。
对此,许多专家认为,是中国劳资矛盾的法律维权不足导致了员工暴力事件的发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完善法律,强化执法。这样的观点我当然举双手赞成,不过,我还是有点纳闷,就向我纳闷仅仅因为年终奖就使得2000员工举起了暴力拳头一样——公司不发年终奖,到底违反了哪条劳动法?难道公司管理方式不贴心都需要诉诸法律来解决吗?
在我看来,取消2009年年终奖的传闻不过是事件爆发的导火索。事件的背后,是尖锐的劳资冲突已无法在企业内部循环内解决,是企业良心与员工利益的彻底背离。
对于“良心”一词,《辞海》的解释是“古谓本然之善心、仁义之心;今谓存在与内心的是非、善恶之认识”。“良心”的英语单词是“Conscience”。英国牛津大辞典的解释是“在是非之间知道应作何选择的本心、道德心”。LONGMAN现代英语大辞典的解释是“知道是非的差别,根据道德法律来判断,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有罪的、良好的、还是邪恶的一种内在意识。”所谓企业良心,我的认识是:是企业对自我行为的是非标准和道德底线,是企业良性发展的内循环机制和免疫系统,是企业自律、诚信和感恩等良性力量的心灵源泉。
我记得美国安然事件爆发的时候,美国总统乔治W. 布什对美国工商界和金融机构头面人物重申对公司责任的要求,明确指出,“严厉的法律和严格的要求将会有所帮助。然而美国的商业道德最终取决于美国工商领袖的个人道德准则,我们需要这些人拥有这样的品质:知道雄心和贪欲、适度风险和放任自流、进取和作假之间的区别”。在法律和监管如此严厉的美国,依然要呼唤企业良心的回归。为什么?因为企业外部的环境是促进企业稳健有序发展的“外因”,其作用尤如医生给病人治病动手术和给健康人打预防针;而促进企业稳健有序发展的“内因”是企业是否存在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机制是企业自身的“免疫系统”,如果“免疫系统”被破坏了,任何“外因”都发挥不了作用。“企业良心”才是维护企业道德文化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苏州2000多产业工人齐齐举起暴力的拳头,显然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的年终奖,而是在拷问联建(中国)的企业良心:当工人冒着正乙烷中毒的生命危险为企业创造效益,而企业却并没有把自己的心付与工人——不但年终奖没有保障,而且员工的种种利益和意见无法得到回应与循环,而且这些,又是外面法律无法触摸的“死角”。于是,暴力冲突,便成了理性之外的极端选择。因为理性已被企业的良心拒之于了门外。
企业界有句很流行的话:“要企业主不作不实的财务报告,最终还是要靠经营者的良心。”同样,要防止企业劳资矛盾和暴力事件,最终还是要靠经营者的良心,靠企业的良心。作为“不欠薪宣誓”的发起人、一个倡导企业诚信从“心”开始的心训导师,这是我在苏州2000多员工暴力事件中听到的最大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