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迪10〗今天布隆迪打鼓擂动了世博舞台

标签:
文化布隆迪非洲布琼布拉打鼓 |
分类: 非洲布隆迪风土人情1 |
我曾经在布隆迪工作了16个月。在布隆迪工作的日子里,我有幸无数次地领略了布隆迪鼓乐的神奇魅力,网友们,当你有机会身历其境欣赏震撼人心的布隆迪鼓乐的时候,感觉就是两个字:雷人。上图是在布琼布拉国际机场欢迎中国外长的时候,我与布隆迪国家鼓乐团鼓乐手的合影。
我亲手体验了布隆迪树桩鼓的魅力。布隆迪鼓是由一种只生于长布隆迪的树木掏空树干蒙上兽皮制作而成,连续地重击,鼓音原始粗犷,气势磅礴。
中国外长参加中国援布隆迪学校奠基仪式时候,非洲布隆迪国家鼓乐团表演助兴。
布隆迪外长(左一)和中国外长(左二)走向主席台。
布隆迪鼓乐手,个个都是修长肌肉男,黑黑的皮肤,披着红白绿布隆迪国旗图案色彩的露肩长裙,赤足边舞边鼓,12面鼓把全场的空气搅了个天翻地覆。
鼓手就像非洲狮和非洲巨蟒的合体,展示着他们的舞技和肢体。
随着观众越来越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他们的鼓点更加激越和奋力,隆隆的鼓声让人清晰感受到,这是他们生命的呐喊。
我受鼓手的激情表演感染,也情不自禁的上前敲起鼓来。
这一队鼓手走在参加婚礼庆典的路上,头顶大鼓,边走边敲,用鼓声告诉大家,又有一对新人结婚了。
在布隆迪的婚礼上,布隆迪鼓乐表演是必不可少的节目。
这位曾经在中国留学的布隆迪留学生娶了一位漂亮的中国女同学。在布隆迪鼓乐声中,新郎新娘兴高采烈地敲起了画有布隆迪国旗图案的大鼓。
在群众庆祝集会上,每一个鼓手头顶90斤重的大鼓,边走边敲,令所有现场观者都为之动容,为之震撼。
这是我看到的最小的布隆迪鼓手
小鼓手敲的鼓也小,这叫量力而为呀。
布隆迪高等师范学校举行开学典礼,邀请了布隆迪第二副总统和各国驻布隆迪大使馆官员参加,鼓乐队在会场门前表演欢迎嘉宾的到来。
鼓手们把鼓摆放成一个半圆形,他们一个接一个离开圆圈,逐一打击中间的鼓。忘情旋转,为了接近大鼓而开始争斗。灵活的跳跃、与婉转的急停,点缀于流畅的舞蹈动作之间。在变化多端的鼓乐声中,两位鼓手手持狩猎长矛和盾牌腾空跳跃到前面,接连翻转、肚皮和腰肢尽情地扭动,灵活的跳跃、婉转的急停……
鼓舞节奏强烈,犹如隆隆的雷声,震天动地,充分表现出布隆迪民族欢乐、刚毅、豪放的性格。
与本文相关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k37r.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k85g.html
在东非布隆迪看到的阿里巴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157.html
在东非布隆迪看到的阿里巴巴(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16x.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e56.html
雷人的非洲鼓乐——布隆迪鼓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hbvc.html
非洲乌鸦穿马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hc7j.html
非洲小国教堂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2ci.html
援建布隆迪学校选址纪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3fp.html
最贫困国家的乡村平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2he.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8g0.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xym.html
远航非洲在布隆迪亲历战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fh3m.html
远航非洲在布隆迪参加大使馆春节招待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xym.html
远航非洲拍到的中国外交官的身影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gry3.html
现场实拍中国外长访问布隆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j54c.html
远航非洲在布隆迪送别一位被歹徒枪杀的温州商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hlpa.html
戏水纳凉的小美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3a5ce10100k2b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