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自书告身贴》原文及注释

分类: 典雅人生 |










1.敕chì:国储为天下之本,师导乃元良之教。
诏曰: 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太子之师对其施行教导。
注释:国储指太子, 元良也是太子的代称,因为元良本义是大善,至德,指大贤之士。
2.将以本固,必由教先,非求忠贤,何以审谕?
要想根本牢固, 必须先有好的教导。若非忠贤之人, 如何可以教诲太子?
注释:审谕指太子的师傅对太子的明白开导。语本《礼记?文王世子》:“大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大傅之德行而审喻之。”喻通“谕”。
3.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
注释: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为散官名 ,(散官是表级别的,而职事官是实际行政职务) , 在当时为从二品。行吏部尚书:“行”表示高级别任低级别的职事官。吏部尚书在当时是正三品,因其为二品,故曰行。充礼仪使:充是充任的意思,其实有特派的意味,因为颜真卿有行政职务(吏部尚书), 再特别指命他为礼仪使。礼仪使是专管大典礼仪等事宜的官职。唐玄宗天宝九年始置此职,以后数度停置。六十多年间,唐朝共任命过七位礼仪使, 大都是兼任,颜真卿是最后一位礼仪使。“代宗晏驾,朝廷以公鸿儒,详练典故,举充礼仪使。祗护陵寝,率礼无违,加光禄大夫、太子少师,使如故。”(令狐峘huán《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神道碑铭》)。上柱国:上柱国是勋位中的最高级,共十二级。鲁郡开国公:开国郡公是爵位中的第四等, 属正二品,唐朝国公(第三等)以下爵位前规定加 “开国”二字。
3.立德践行, 当四科之首;
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
注释:这里说的四科,指唐高宗时举荐人才的四条标准,即,孝悌力行﹑经史儒术﹑藻思词锋﹑廉平强直。(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制度、四科》)。其品德操行, 四科均优:他的品质﹑德行、才华,按四科的标准来评价,都是每一科最优秀的。
4.懿文硕学,为百氏之宗。
其文章学识, 可作众人之师表。
注释:懿:音yi(去声),美好的意思,多指德行。
5.忠谠罄於臣节,贞规存乎士范。
作为臣子, 其志忠诚, 其节正直;道德贞正, 可为士之模范。
注释:谠:音dang(上声), 正直的。罄: 音qing(去声),器皿已空,尽,用尽意思,如,告罄,售磬,罄竹难书。
6.述职中外,服劳社稷。
曾在中央和地方供职, 为国家辛勤操劳。
注释:述职本为“向上级报告在职时的所为”之义,这里代指供职。中外,朝中和地方。“服”指服役,从事,劳指勤劳。
7.静专由其直方,动用谓之悬解。
由于平时重视修德,沉静专注,气量宽宏,执法办事之时,则能解决难题。
注释:静专,语本《易.系辞上》: “夫乾, 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朱熹注: “ 静体而动用。”直方当出自《易.坤》: “六二, 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悬解犹言解倒悬,谓在困境中得救。
8.山公启事,清彼品流;
晋朝山涛,多有启奏,品评推举廉洁高尚的人才;
注释:山公谓晋山涛.,史载涛为吏部尚书,凡选用人才,亲作评论,然后公奏,时称“山公启事”,比喻公开选拔人才。清, 高洁, 高尚, 高明, 形容词动词化。
9.叔孙制礼,光我王度。
汉初叔孙通, 曾制订礼仪, 以光大帝王法度。
注释:叔孙指叔孙通,又名叔孙何,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曾为汉高祖制订汉朝的宫廷礼仪,先后出任太常及太子太傅。
10.惟是一有,实贞万国,
这样的人才一旦拥有, 就可以规范天下人的操行,
注释:惟, 发语词, 无实义。贞, 正, 动词化。万国, 指万邦, 天下, 各国。《礼记?文王世子》云: “一有元良,万国以贞。”
11.力乃稽古,则思其人。
由于想到古人(之事), 遂念及(颜真卿)其人。
注释:力, 功效, 作用,结果之意。稽古, 考查古人之法。《书.尧典》: “曰若稽古。”《后汉书.桓荣传》: 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 曰:“今日所蒙,稽古之力也,可不勉哉!”
按:自“山公启事”至“则思其人”一段,是肯定颜真卿有山涛,叔孙通那样的成绩。即作为吏部尚书,能推举贤士,作为礼仪使,能规范国家法律。
12.况太后崇徽,外家联属,
况且(正值)为皇太后尊封徽号, 连带惠及其亲属,
注释:太后指沈太后, 既代宗之皇后。安史之乱中身陷贼营, 其后不知其踪。德宗尊为皇太后。《旧唐书》列传第二后妃下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建中元年十一月,遥尊圣母沈氏为皇太后,陈礼于含元殿庭,如正至之仪。上衮冕出自东序门,立于东方,朝臣班于位,册曰:“嗣(sì)皇帝臣名言:恩莫重于顾复,礼莫贵于徽号,上以展爱敬之道,下以正《春秋》之义,则祖宗之所禀命,臣子之所尽心,尊尊亲亲,此焉而在。两汉而下,帝王嗣位,崇奉尊称,厥有旧章。永惟丕烈,敢坠前典,臣名谨上尊号曰皇太后。”帝再拜,歔唏不自胜,左右皆泣下。仍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候太后问至,升平公主宜备起居。于是分命使臣,周行天下。明年二月,吉问至,群臣称贺,既而诈妄。自是诈称太后者数四,皆不之罪,终贞元之世无闻焉。” 崇徽指 “崇奉尊称”,即尊封徽号。外家, 指娘家。这里说太后娘家与颜家有亲戚关系, 但具体关系不详。
13.顾先勋旧,方睦亲贤。
基于关怀故旧的考虑,正要好好照顾亲友、贤人。
注释:这一句意义不甚明了,只好猜测。顾,顾念;先,旧,均为故旧之义(如同今天人们常说的“沾亲带故”);勋,功劳,此处当动词化。睦,和睦相处之义,此处形容词动词化,大致相当于现在人所说的搞好关系。
14.俾b其调护,以全羽翼,
让他调教维护(太子),以使(太子)羽翼丰满。
15.一王之制,咨尔兼之。
根据国家法律,(可)让他兼任。
注释:一,统一,谐调,并不违背的意思。咨尔,表示祈使的词。《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邢昺(bng)疏:"咨咨嗟;尔女也……故先咨嗟叹而命之。"后常以"咨尔"用于句首表示赞叹或祈使。兼之,指让颜真卿身为吏部尚书和礼仪使的情况下再任太子少师。
16.可令其任太子少师。
可以诏令他做太子的老师。
注释:太子少师,在唐时为从二品。而原先的吏部尚书是正三品,所以说这次鲁公的官职(职事官)名义上是升了。但太子少师是职事官(理论上其职责是监督太子的老师),其实是个虚衔。甚至太子太师都是只设其位不谋其事的,并不是真的让太师去教导皇帝,让太子少师去教育太子的。所以鲁公的这次升职只是名誉上的。
17.
原礼仪使一职照旧,其散官、勋阶爵位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