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或将成为中国在南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第四个自贸伙伴国
(2022-07-29 12:26:40)
媒体7月21日报道,继乌拉圭总统波乌上周宣布已与中国完成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后,当地时间7月20日,乌拉圭外交部长弗朗西斯科进一步强调,即使面临来自一些国家的阻力,乌拉圭将推动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如这一愿望兑现,乌拉圭将成为中国在南美和加勒比地区(以下简称南加)第四个自由贸易伙伴国。
中国在南加的第一个自贸伙伴国是智利。中智自贸协定于2005年11月签署,2006年起实施,2019年达成升级版。总体零关税比重达到98%,是目前零关税比例最高的我国对外自贸区。第二个是秘鲁,2009年4月签署,2010年实施,2018年开始升级版谈判,2019年完成第三轮谈判,到2020年3月,已经有90%的货物协定税率降为零。第三个哥斯达黎加,2010年4月签署,2011年8月实施,90%以上分批实行零关税。
现在,乌拉圭即将成为第四个,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意味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仅不会关闭,而且越来越大。这与美西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美西存在一股逆流,就是“逆全球化”,打着“大国竞争”的幌子,又是脱钩,又是搞排他的封闭的小圈子,在全球贸易上实行“关门主义”。中国则不然,面对美西“逆全球化”逆流,不仅高举起捍卫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旗帜,持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全球主义方案,而且率先垂范、勇毅先行,继续扩大自身对外开放,继续打造“自由贸易朋友圈”。中国乌拉圭自贸区,无疑是中国扩大自贸朋友圈的最新进展。这有利于打破一种误解,即中国搞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的新格局是要关闭开放大门。对外开放是中国国策,永远不会变。
第二,意味着与中国达成的自贸区极具魅力吸引力。目前,包括RCEP,中国签署的自贸协定已经有16个,涉及24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几个正在谈,包括中国-海合会、中日韩、中国-斯里兰卡、中国-马尔代夫、中国-以色列、中国-挪威等。进行可研的还有尼泊尔、孟加拉、摩尔多瓦等。现在,乌拉圭对建立中乌自贸区做出明确表态,而且是在面对阻力下的表态,只能说明,与中国的自贸区协定是实实在在的双赢协定,有关国家从自贸区中所获得的“自贸红利”是显而易见的,值得效仿的。相信,随着乌拉圭的加入, 必将有更多的南加国家加入中国自贸朋友圈,走上互利双赢正道。
第三意味着“逆全球化”不得人心。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符合经济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绝对比较优势和相对比较优势规律以及交换可以扩大生产力规律。马克思说,分工协作就是生产力。分工就是专业化,协作实际就是交换,能力之间的自愿交换。假定甲最大生产力是一天可以生产10个苹果5个梨,而另乙则是一天可以生产10个梨5个苹果。如果实行专业协作,让甲专业生产苹果而乙专业生产梨,而后在二者之间进行交换,则生产能力将优化为2人总计可生产20个苹果、20个梨,比分工协作前多出5个苹果、5个梨,生产力奇妙地扩大了。这就是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的意义所在。可以说,全球所有国家都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中获益。现在,美西处于冷战思维和地缘政治需要,吹起“逆全球化”阴风,严重违背经济规律,严重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进步与民生改善,理所当然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反感反对。乌拉圭在面对阻力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推进中乌自贸协定,不仅代表了勇敢和正义,也代表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任何“逆全球化”操作都是徒劳的、不得人心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