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宣布本币结算本质上是“金融起义”
(2022-07-16 11:44:32)
继俄罗斯宣布对外实行卢布结算之后,南亚大国印度于7月11日宣布,从即日起,印度正式推出国际贸易的卢比结算机制。这被视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大事件。
印度宣布本币结算的国内背景:一是卢比兑美元大幅度贬值。由曾经的1:50贬值到现在的1:79.7。显示国际资本外逃严重。二是外债与外储对比拉响破产警报。当下,印度的外储降至14个月来最低,为5883.14亿美元,而外债则高达6200亿美元,储不抵债。而且,其中有2670亿美元需在9个月内偿还,占44%。三是外贸持续逆差。1月逆差170.15亿美元,6月份增加到256.3亿美元。导致外储呈持续减少态势。
国外背景则是美联储加息,开启“美元收割”模式。美联储加息,在冲击美国股市债市的同时,也冲击全球美元市场,大量国际游资开始追逐美元,导致欧元贬值、英镑贬值、日元贬值、卢比贬值,给这些国家原本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当然,由于形势变化,美元霸权失灵,美国的日子也大不如前,陷入滞胀的概率大于85%,真正的损人也难利己)。在这种情况下,外债高于外储且持续逆差的印度,风险更大,必须尽快加装防火墙、灭火器。
印度宣布建立卢比结算机制,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俄罗斯的启发。在美国开动“收割机”的情况下,目前比较稳健的国家有两个,一是中国,二就是俄罗斯。中国在美国通胀高达9.1%的情况下维持了3.1%的温和通胀率,且上半年实现2.5%的正增长,人民币币值大体稳定(对美微贬,对欧日英等微升),源于中国的强大的经济底盘和内循环为主的自立自强基础。俄罗斯则是在美帝西奴严厉制裁下果断推出了石油天然气卢布、粮食卢布,并迫使对俄不友好国家接受,卢布对美元欧元实现大幅度升值,由1:129升值至1:59,贸易盈余为之也大幅度增加。俄罗斯通过本币结算成功构筑“防火墙”的经验,无疑对印度形成重要启发。
印度的优势是市场。印度没有垄断性大宗商品为“卢布国际化”背书,也没有强大的“供给侧优势”支撑卢比的国际需求,但14亿多人口的潜在和现实市场,却也是全球供应方的“必争之地”。为此,印度强推“卢比结算”,也并非没有一点可行性。
重要的不是卢比能够拥有多大的全球市场,重要的在于,印度推出卢比结算系统,等于紧追俄罗斯的脚步,与美元结算系统说再见。其示范效应远大于实际效应。面对美帝开启收割机,凡是不想重蹈斯里兰卡覆辙的国家,都可能推出本币结算。包括土耳其、越南等。这对美元霸权暨布雷顿森林体系来说,无疑将是血光之灾!
世界造反了,造美元霸权的反了,这就是印度宣布卢比结算的标志性意义。时易事移,但美帝总想用就办法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在全球去美元的态势下依然用“美元霸权”来满足自己的饕餮贪欲,显然是主观主义“幼稚病”,被贪欲侵蚀了心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世界离不开美国的情形已经一去不复返。资本、市场、商品,所有这些,美国都已经不具备垄断地位。这为世界货币的多元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社会可以造反了!革命有理、造反无罪,美国咎由自取!
这对人民币是历史机遇。在国际社会纷纷起义、造美元霸权的反的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步子还可以再大一点。在推出了石油人民币、矿石人民币等大宗货物人民币、建立了人民币全球结算系统、推出了人民币流动性储水池、开启了货币互换和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的情况下,加速“数字人民币”全球化运用势在必行。在国内,数字人民币的运用还面临场景生态以及其他数字支付系统的竞争等问题。但扩大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运用,完全可以做得更快一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