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特别提款权机制建立:人民币国际化稳了
(2022-06-29 18:25:23)
近来,人民币国际化好戏连台。其中,一个十分令人振奋的剧目就是“人民币特别提款权”机制的建立。
据报道,6月25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宣布,与中国人民银行共同制定了人民币流动性安排(RMBLA),通过储备资金池计划,在金融市场波动时为参加该安排的央行提供流动性支持。这是什么?这无疑类似于国家货币经济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而特别提款权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机制。
据介绍,首批参与人民币流动性(RMBLA)安排的央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智利中央银行以及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各家银行将认缴不低于150亿人民币或等值美元存放在国际清算银行,形成储备资金池。当出现流动性需求时,参加方除了可提取其出资部分外,还可以凭借合格抵押品从储备池借入短期资金。
我认为,这是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于2018年3月投入运行之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重要机制。CIPS投入运行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截止今年5月份,CIPS已经拥有76家直接参与者,1231家间接参与者,其中,亚洲949家(含境内544家),欧洲169家,非洲44家,北美29家,大洋洲23家,南美17家。已经成为新的全球性跨境结算系统。现在,人民币流动性安排(RMBLA),无疑使人民币国际化如虎添翼。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天赐良机。从新冠疫情爆发后到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帝对于“美元霸权”的过度透支,不论是“镰刀化”还是“大棒化”,都令美元信誉倒地,狰狞恐怖。在新冠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去美元”洪流更加激荡、澎湃。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面临历史性选择,即不要美元要什么?国际社会一度追捧欧元,欧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所占份额一度超过美元。但是,欧盟没有抓住机会,在美帝“领导”下,它错误地追随了美国的乌克兰政策,跟着美帝胡来,不仅搅乱了欧洲局势,也扼杀了欧元的良好势头,成为美帝“浑水摸鱼”的牺牲品。现在,国际社会可以选择的,也只有人民币了。
事实也证明,人民币正成为国际社会新的“避风港”。抛售美债,增加人民币储备的国家越来越多。当前达到54个。截至2021年12月,人民币占比全球支付达到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货币。进入2022年,份额继续扩大,现在超过3.2%。尽管相对于美元的40.51%、欧元的36.55%、英镑的5.89%还十分微薄,但是,人民币所占份额提升之快,却远超它们。
相对于美元、欧元、英镑,人民币最大的优势是币值稳定。相对于美国的虚拟经济,中国有强大的制造业为人民币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基础。相当于欧元,人民币不受美帝“绑架”,具有完全主权;相当于英镑,中国是一个超大规模经济体,其制造业规模相当于欧美日总和,拥有全球第一大实物贸易和第一大消费群体;相对于美欧英的落后的“零和”理念,中国更愿意带头维护全球自由贸易格局和多边主义。RCEP、一带一路、上合组织、金砖+、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与南南合作基金等等,都可以成为人民币施展的良好舞台。所有这些,都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美好前景。
更重要的是,开放的中国愿意让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为全球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提供更好的金融机制。包括建立将人民币同黄金挂钩的石油期货市场、与近50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开展货币互换、扩大本币结算、建立数字人民币、支持发行人民币熊猫债券,等等。人民币早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中的一股清流。
我预计,早则今年,晚则明年,人民币就可以超越英镑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以中国GDP自2021年整体超越欧盟、今年将甩开欧盟1万亿美元以上的态势,RMB超越欧元成为全球第二大货币的时间,也不会久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