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取信到自信:从两届奥运会看中国之变
(2022-03-11 18:28:21)
2008年,中国主办夏奥会;2022年,中国主办冬奥会。两届奥运会,相隔14年。14年沧海桑田,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冬奥会从开幕到闭幕,中国人民的喜悦心情、世界各国的赞美之声,始终萦绕在地球的上空。其中,惊叹中国之变的声音尤其响亮。仅仅从开幕式、闭幕式来看,中国的确在变,而且变化巨大、翻天覆地。
我们不妨把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与2022年开幕式作个比较。
两届奥运会开幕式,都很精彩、令人迷恋、倾倒。
但是,其中所贯穿的心态和追求却大不相同。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国的心态尚有些悲壮,开幕式的追求是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认为中国“行”,以此争取世界信任。画外音是:我们来了!
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中国的心态已经是高度自信,开幕式的追求是让世界了解未来、让人类了解自己,告诉世界中国在这里了,欢迎全人类加入中国“朋友圈”:一起向未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简单的说,2008年的主色调是“取信”,2022年的主色调是“自信”。“取信”与“自信”一字之差,却反映出中国的时代之异。
2008年,中国GDP只有3.37万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三,排在日本之后。但是,自2001年中国入世,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大,香港、澳门先后回归,中国人民意气风发、中国事业蒸蒸日上,我们急需要向世界展示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为的是,让世界更加开放的接受我们,让我们更好的走向世界。 这是啥?这就是取信!
2022年,中国GDP已经接近18万亿美元(按平均回来就算为17.7万亿美元),在全球稳居第二,且超越欧盟整体。尽管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已经跨入新时代。新时代是中国大踏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是走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重返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是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不仅要自己好,还要带着世界一起好;不仅要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还要向世界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力量、注入中国价值;不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还为世界谋大同,提出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新世界目标。也就是,欢迎大家与中国一道,一起向未来!这是啥,这就是自信!
由“取信”到“自信”,这样的变化是精神层面的变化,比物质层面的变化更重要。从屈辱导致的自卑、从自卑引发的图强、从图强激发的奋发、从奋发换取的成功、从成功找回的自信,这一精神层面的变化历程,充分反映着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中华民族的复兴历程、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波澜壮阔的战斗经历、励精图治的实践洗礼、丰富多彩的生活阅历。这决定,中国人民的自信是真实的、厚重的、发自内心的。
自卑可以产生力量,知耻而后勇;自信同样可以产生力量,未来掌握在我们手里。自信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也包括中国民族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是更深沉的自信,5000年丰富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无与伦比;几千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激励,中国人民的坚忍不拔、革故鼎新无可阻挡。
面对一个高度自信的中国,世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