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12-19 12:25:05)


 

人说孔子眼中的最高准则是仁。仁因此也是儒家的核心价值,儒学也可以称之为仁学。我认为也是。因为在儒家倡导的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中,“仁”也是居第一位的。

关于仁,孔子说了很多。包括,仁者爱人;刚毅木讷近乎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仁者,人也;克己复礼为仁;里仁为美;力行近乎仁;等等。

但是,“仁”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也有多种解释。《说文》的解释是:“仁、亲也,从人,从二。”孟子的解释是:仁也者,人也,谓能行仁恩者也。又说:仁,人心也。谓仁乃是人之所以为心也。这些解释怎么样呢?我看都不怎么样!“从人从二”很麻烦,二,不一,不忠,怎么可能与“仁”挂钩?现在说谁比较“二”,就是这人比较傻、彪、愣的意思,与“仁”的要求相去甚远。至于孟子的解释,第一次的解释基本是同义反复;第二次就不是解释仁的含义,而是阐释“仁”的意义了。即:仁是用来规范、纯洁人的心灵的。

老子也说“仁”。但在老子的思想里,仁不是最高准则。最高准则是“道”。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道是本源、是根本、是唯一。而“仁”,则是人伦层面的东西。所以,老子说,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也就是说,仁,是在“大道清静无为”的法则被人为废弃之后,才需要强调的东西。也就是说,仁,从本质上讲,是为了促使人们回归“大道”而确立的行为规范。

综合上述,我们应该怎么理解“仁”呢?关键是要正确理解“人”边的“二”。在我看来,“二”代表的是天地、阴阳。古人讲三才,即天地人。人与二相加,就是三才。古人还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一加一等于二。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就代表天地、阴阳。这样看,“仁”是什么意思呢?仁就是人加天地,是人与天地合德的意思。也就是法天象地的意思。也就是说,所谓仁,就是要求人要效法天地,以天地的准则为准则。比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

所以,老子又说:上仁为之无以为。也就是说,真正的仁,还是要返璞归真,遵循大道,以“无为”为“为”。

仁就是心怀天地,与天地合德、与日月同辉、与阴阳一体。我们发现,只要我们如此理解“仁”的含义,孔子的很多说法就很容易理解了。可以说,孔子的一切价值理念,都来自天地、来自大道。“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中庸是;爱人,也是。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在大道的逻辑中,人是很尊贵的,“爱人”,是必须的。

如此,我们还可以澄清一个误解,那就是所谓老子贬低儒家、鄙视“仁”。这是错误的。这从本质上说是哲学架构问题。类似于作文中的标题、一级标题、二级标题。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是标题,是本源、根本,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也就是哲学上的“一元论”。德,是一级标题,是道的属概念,包括天地人(动植物),都是“德”的具体形式。仁,则是三级标题,是每一种“德”的外化表现。作为人,就必须厉行“仁”德。包括合乎义、循乎礼、本于智、守乎信、为臣忠、为子孝、为士勇、为兄悌、为官清、为君正、为儒贤等等。

仁者,必也道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