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天问一号”为什么显得慢条斯理?

(2021-02-27 13:38:41)


 

美国东部时间181548分许(北京时间19448分许),美国火星探测装置“毅力号”进入火星大气层,在7分钟内完成进入、下降和着陆,于1555分许着陆火星,准备开启生命迹象探测任务。伴随毅力号到达的,还有一架名为“机智号”的直升机,做火星飞行试验。

而在此时,中国火星探测装置“天问一号”还在绕火星飞行,预计5月份才实施环绕器与着陆器的分离,实施火星着陆。也就是说,中国“天问一号”登陆火星的时间,将比美国毅力号晚3个月左右。但是,从发射时间看,中国“天问一号”则要比“毅力号”早7天。天问一号于2020723发射升空;而毅力号则于730发射升空。中国天问一号早发晚至,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根据我的分析,主要与中国“天问一号”所承担的任务较多有关。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多次登陆火星,“毅力号”是美国造访火星表面的第九个探测器。中国不是。中国“天问一号”是中国造访火星的“处女作”。跑那么远,仅仅是抵达火星轨道就历时202天,跨越4.75亿公里。如果只干一件事,或绕、或落,显然很吃亏、不划算。所以,中国此次探火飞行,一下子给“天问一号”布置了三项任务,即绕、落、巡。绕,就是环绕火星作观测飞行;落,就是通过着陆器,到达火星地面,完成着陆试验;巡,就是开始火星探测,在火星上好好走上两步。我想,“天问一号”所以要早发晚至,关键就在于“绕”字。“绕”,就不能是一圈,总得像新郎看新娘一样,好好打量打量,多绕几个圈子,多拍几张照片,多感受下绕行火星与绕行月球、地球的不同。也就是说,“绕”本身也是火星探测的一个重要方式和内容,多花点时间看仔细些,值。

实际上,“天问一号”一次实现“绕、落、巡”本身也是一个创举壮举。如果获得圆满成功,也开辟了人类探测火星的先河。这里需要突破两大难点:一是由“飞”转“绕”,中间需要给“天问一号”制动。制动还需要对准坐标点,必须很精准,否则,不是撞向火星,机毁器亡,就是飞离火星,奔向远方。现在,这个难点已经突破。北京时间20212101952,“天问一号”已经完成制动动作,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并发回照片。二是由“绕”转“落”。这要比落月要难,主要是距离地球遥远,又有点大气层,技术要求更高。从报道情况看,中国航天人对此信心依然十足。可以看出,中国航天人的科技准备、心理准备都是充分的。

由于中国航天经费有限,节俭办事一直是其光荣传统,千方百计把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也已经成为良好习惯,类似“天问一号”执行综合复合任务的情况并不罕见。比如嫦娥2号在完成绕飞任务后,再披戎装,勇敢飞向4亿公里外的深空,作深空拓荒者;而完成“绕、落、回”任务的嫦娥5号轨道飞行器,也准备再披战袍,继续向太阳系进发,进入以太阳为轨道焦点的行星际空间,成为一颗有新拓展意义的行星探测器。

因此,问题的要害不在于早晚,而在于是否有价值。由于中国天问一号背负多重使命,晚得有理、晚得有价值,就让我们再耐心等待六七十天,于5月的某一天同贺天问一号成功落火那一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