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博友 GIMIWEAR高级定制 告诉我,我们去的这座溶洞是“冰山洞”,不是“神仙洞”,“神仙洞”还在这座洞的下面点。在这里十分感谢GIMIWEAR高级定制 博友赐正!(2014年3月14日)
“冰山”我去年3月3日与两战友骑车去一次,对原生态环境印象比较深,因时间关系我们只在村中停留就返回,没有到“冰山”那个叫“神仙洞”地方转转,当时就有一位村民主要提出要陪我们去探洞,渴望有人来投资这里的旅游。


今年的3月9日周日我与骑友们又一次骑往冰山,一行二十多人,绝大数是第一骑冰山。



山还是那座山,路还是那条道,屋还是那些石屋,我已经没有初次来的期待,一路上只有久别重逢的渴望。


现在是微博与微信的年代,骑友们在休息时掏出手机发信息,然信号不给力。

冰山这个皖南最小的山村,一年来的变化也就是在村头也算是村尾,立了这块石碑。

约11点10分左右,我们没有怎么休息就跟着当地向导三三两两地往目的地---“神仙洞”(更正:冰山洞)进发。




溪水沿着山沟弯弯曲曲,一路欢笑奔向我们来的的方向,初春的阳光洒落人身上暖洋洋,阵阵清香随着微风迎面而来。




深入沟底后,我们沿一条往上的“之”型山路向中上爬,山路很陡,走几步要大喘气,有时要手脚齐上阵。




快爬到“神仙洞”(更正:冰山洞)的位置时,山路突然好走了,好像是前(古)人在这条道修整了一下,远远的望去像一座山寨。


等我到洞的位置,他们准备进洞了……








这个洞穴面程不是很大,分三进,最里面一进要穿过一小洞,洞口宽与高只能容一人的身躯,据先进去的骑友说里面的温度明显比外面高,空气也稀薄,有股味道,他们就赶紧就出来了。
洞穴的位置是北纬:30037′48.04″,东经:11805′35.96″,海拨高度为534米。据说皖南事变中,有部分突围人员,藏于洞中。游击战争时期,沿江支队中心县委书记朱龙同志带领部队在冰山洞一带进行游击战争,长达九年,就住在洞中,直到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朱龙的爱人在洞里生下了儿子,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岁月,他们为孩子取名冰山。“文革”期间泾县县委书记王乐平同志,也在此避难。


约12点50分我们开始下山,约13点到村子里,我到达中村就餐已经是15多点了。

这次骑行要感谢组织者“潴潴”骑友,承受很大的压力,跑前跑后精心组织…… 剽牙在此谢过!!
还要感谢其他骑友精诚团结,相帮互助,克服困难…… 剽牙在此谢过!!
若干年后,希望骑友们能回忆起这次活动的点点滴滴……,有的人名我可能叫不上,但过程历历在目。
----图拍于2014年3月9日,文匆匆忙忙写于2014年3月12日下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