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溪书声】读书是福:国学启蒙与经典阅读论坛
(2023-05-20 09:16:33)
标签:
历史时评文化 |
分类: 桐溪书声 |
4月28日,周五,晴。上午,“读书是福:国学启蒙与经典阅读论坛”在福严寺天中山书院内举行,王稼句、杨自强、张天杰、郁震宏台上就座,春锦主持。先请王、杨二君为书院牌匾揭幕。随后对谈。春锦的主持提纲如下:
读书是福:国学启蒙与经典阅读论坛
2023.4.28.福严寺
大家上午好!
首先要感谢天中山书院给予的这份信任。在寺院里办书院,是有传统的,在过去寺院也是读书人落脚借宿和避世读书的地方。
就桐乡而言,据地方志记载乌镇的密印寺曾是昭明太子读书地,梧桐镇上的凤鸣寺也曾办过正心书院。福严寺的历史上虽然没有办过书院,但有过办学的历史,那是民国33年,同福乡借用福严寺内的东十间和西十间办起了雄河小学。
大凡书院,多以名山为名。天中山虽小,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过去的县志山川卷中都有记载。我曾参与编撰《福严寺志》,其中“法缘名流”这一章是我负责的,所以我知道在福严寺的历史上,曾有很多文化人参与其事。
今天,可谓群贤毕至,高朋满座,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台上在座的四位嘉宾:
王稼句,知名的文史学者、作家、出版人,编著有《看书琐记》《四时读书乐》《三生花草梦苏州》《吴门饮馔志》《坊间艺影》等百余种。
杨自强,知名的文史学者、作家、嘉兴市作协主席,著有《将相本无种》《嘉兴有意思》《学贯中西:李善兰传》《风骨化沉香》等。师从姜亮夫。
张天杰,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梧桐阅社副社长,编著有《张履祥与清初学术》《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陆陇其全集》等。
郁震宏,文史学者、国学奇人、懒下楼主,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著有《诗经草木》《四书疑义举例》等。
今天我们的论坛主要围绕“读书是福:国学启蒙与经典阅读”这个话题展开。
1.首先请四位就“国学”这个概念谈谈自己的理解。
2.国学与传统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对于当代人,国学启蒙有无必要?国学会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障碍吗?
3.在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热的背景下,当代人该如何理性对待?特别是在座有不少中小学的学生家长,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4.说到国学,必然想到国学大师,在你心中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国学大师?请举一位详细谈谈。
5.说到读书,现在市面上的书太多了,我们该如何选择?
6.畅销书值得看吗?经常有成功学、心灵鸡汤之类的贬义说法,该怎么看待这些书?
7.哪些书可以称为经典和名著?有些经典和名著,为什么不好读?
8.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的人生,是不是一定要多读书?还有所谓终生学习,到底应该如何落实呢?
9.书院何为?对天中山书院的创立有什么好的建议?
结语:大家都知道,福严寺有“七宝”,其中一宝是石补钟。话说当年费隐禅师募铸大钟,因铜汁不足,投以石块,钟遂成,声音尤其清远。今天福严寺创立天中山书院,我想也是一口大钟,我们几个今天是抛砖引玉,希望它有成为黄钟大吕的一天。
预告:今天下午2点,明天上午9点和下午2点,景区大门外西侧十亩闲堂有文化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