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桐溪书声】杨妮萍:他蒙冤入狱却又孑然独立的文人风骨,是吸引我的理由。

(2023-03-11 14:04:12)
标签:

历史

文化

时评

分类: 桐溪书声

3月4日。无锡读者杨妮萍在公众号写道:

好几年前,买了木心的一本诗选,翻阅。应该是木心离世不久,引发了对他的关注。模糊的印象中,有些好懂,有些不好懂。他蒙冤入狱却又孑然独立的文人风骨,是吸引我的理由。印象深刻的,还有他文雅的装扮,精致的穿着,更要紧的是那笃定的眼神。犹记得在乌镇沿河的廊亭中,一张坐着的照片。

今年,看了夏春 锦老师的书,也有机会聆听了他的分享,视野开阔了许多。他以“无愧于艺术对我的教养”为主题,撷取了作品中的一些精要,娓娓道来。看书与听讲,相辅相成,通过阅读夏老师为木心作的传记,对木心其人便有了更多了解。

在《文学的鲁滨逊》中,我对木心辞去教职,独自去莫干山静养,一个人读书写作,沉浸自然的时光是最感兴趣的。必须对自我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自我选择无比坚定,才能那样毅然决然,才能享受自己想要的孤独。

一个潇洒如斯的人也有无奈、自我冲突时光,怅惘的岁月。读木心的生平,无疑也是给予我们自己生存的养分。在籍籍无名的岁月里,在冤假错案的委屈中,依然以清醒的头脑坚守文学、艺术的信仰。茕茕孑立,踽踽独行。

木心之为木心,首先有传统文化的滋养(母亲沈氏对其蒙养的影响),还有西方文化的奠基,文化的交融是其人生最初的精神养分;其次,有书籍的浸润,矛盾书屋、植才小学的书……都是精神底子;再者,还有一些重要他人的影响,夏承焘、林风眠等,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他。当然,还有未谋面的福楼拜(“艺术广大已极,足以占有一个人”)、尼采(“艺术就是艺术”)等。

山居生活,白昼一窗天光,入夜一枝竹。一个人,读书、写作。深读,读出一个自己;畅写,写出一个自己。再孤独的人,都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知己、觅到知音。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而从木心这里,我却读到另一种样子,即:人生而在枷锁中,却无时不刻向往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