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桐溪书声】木心的生日为公历3月17日

(2023-02-15 10:57:46)
标签:

历史

时评

文化

分类: 桐溪书声

2月14日。木心的生日应为公历3月17日。Cayar在“木心朗读会”群中贴出《文学的鲁滨逊》书页,说:“春锦先生考证的这个生日更为确切,不过先生已是木心读者的大众情人了,2月14日更好。”微友陈维建亦在朋友圈写道:“木心属兔,生于1927年3月17日(丁卯年二月十四日)。木心生日与情人节无关。长时间以来,木心粉发挥浪漫的想象,把‘木心生于情人节’这个美丽的错误进行到底,这其实是对木心的不尊重,在学术上也不严谨。当然,木心的喜爱者在情人节当天搞活动是无可厚非的。”拙作《木心逸事考》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底曾在《嘉兴日报》刊出,其中一节“到底哪一天生日?”写道:

木心的生日一直被认为是2月14日,即西方情人节这一天,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木心的生日如按公历应该是1927年3月17日。

起初,笔者对此毫无疑义,所以在拙著《木心考索》中便据此著录。直到书出版后,木心的外甥王韦严正地向笔者指出——这个日期应该是农历,而非公历。他声称这是木心在写给王剑芬的一封信中讲到的,王剑芬是王韦的胞姐,无儿无女,过世后这些书信即存于他处,当不会有大问题。

因为有了不同的说法,笔者对此就特别加以注意。在重读《温故: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时,果然就有了新的发现。此书收录陈丹青所作《孤露与晚晴》一文,其中谈到1986年(陈文误记为1987年)陈君在自己新买的公寓为木心过六十岁生日一事。那天木心带去一册“灰蓝封面的硬装笔记本”相赠,首页上有一首其亲笔手写的四言古体诗,末尾落款处清晰地写着:“丙寅二月十四日,予满甲子,海外孤露,唯丹卿置酒相祝。”经查万年历,“丙寅”年当为公元1986年,而按传统的写法,天干地支纪年之后应该也是农历的日期,那么“二月十四日”显然就不是公历了。而且所谓的“满甲子”也是惯常所说的六十虚岁,而非周岁。

再后来,一位朋友查到木心在纽约时的社保卡信息,出生日期一栏也写着“14Feb1927”,即1927年2月14日。那么就可以据此推测,木心的身份证号(以及护照信息)中的出生日期应该就是“19270214”的常规写法。

其实,这样在身份证号中不写公历而写农历的做法在木心家乡桐乡的老年人中颇为常见。即使像笔者这样,既非桐乡人,也非老年人,可身份证号码中写的也是农历生日,就此更可以看出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木心是否出生于西方情人节这一天并不会影响到世人对其人其作的喜爱程度。因为一位艺术家、文学家,归根结底是要依托好的作品征服世人,木心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