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溪书声】跟着郁震宏悠游麻溪
(2022-05-12 12:59:22)
标签:
历史时评文化 |
分类: 桐溪书声 |
5月9日,周一,晴。趁着假休,上午驱车往大麻,跟着导航到悦瑞宾馆二楼大麻镇志编辑办公室,与郁震宏君会合,相约游大美麻溪。
稍坐后郁君带路去看鱼桥(一作渔桥),文保牌上写的是民国时建,但据郁君考察,当为宋桥,建于宋理宗时期。武康石的桥墩上錾刻着莲花图案,斑驳中泛着紫光,古意盎然,煞是好看。郁君告知这一代原系徐家花园所在,桥北即是俞国林君的老家,二十年前常来此会友,当时却不曾留心此桥的年代。房屋北面即是运河,遂穿过荒草丛生的稻田走到河边观望,对着淼淼碧波,畅想当年白居易、苏轼等古人也曾从此悠游而过。
明清时的徐家是大麻的望族,一路上说起王华、王阳明父子与徐家的因缘,遂决意到郁君老家湘漾里一观。路过王阳明读书处,奈何早已无迹可寻,但王氏仍活在大麻民间的传说故事中,多是一些年少聪颖之类的渔樵闲话。平静的湘漾,有白鹭掠过,对面即是口耳相传中的劳坟,康熙进士劳之辨的祖坟所在。郁君祖上阔过,曾是大麻一带的头号大地主。鼎革后家道中落,从此艰辛里讨生活。十余岁时从这里搬走,才成了街上人。他站在漾边指点江山时,遇着一位小学时的老师,彼此淡淡的寒暄,正是郁君与故地似远又近的写照。
寻访的第二座桥是大洋桥,六孔的平板石桥,号称桐乡第一。桥堍有一座沈姓名老中医的坟头,木已拱矣,荒草离离,不胜今昔之感。随后转到鳑鲏滩,是桐乡、海宁、德清三县的交界。郁君说滩中夏日多蛇,竹叶青有粗如手腕者,今日却无缘得见。滩边多新旧土坟,远郊荒滩,翠柏之间,可以坐看云卷云舒,确是好归处。即是三县交界处,就有仅隔一条小路而分彼此的奇观。七拐八绕,顺路探访了新吴王庙,眨眼间已是海宁地界。吴王者,孙权也,死后千余年,仍守护一方土地,实英雄崇拜之余韵也。殿前拉着长长的横幅,言语粗陋,拒人于千里,真是大煞风景。
十二时半到镇上的其斌土菜馆午饭,老板其斌系郁君表兄,夫妻店,烧得一手拿手的乡间土菜。有红烧鱼头豆腐、白烧咸鲜猪蹄、雪菜蘑菇、榨菜番茄汤,三菜一汤,就着百香米饭,吃得心满意足。郁君更是超大瓷盆盛饭,让人觉得学问与饭量简直成正比。
饭后过名医金子久故居(麻溪路348号),门前麻溪依旧,只是金府的煊赫不在。故居已面目全非,唯一可见的是墙角处的一块墙界石,赫然镌有“金问松堂”字样。语出唐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是在告诉寻医者这是中医人家,也在宣示:这是我的地盘。金子久无疑是大麻的第一块文化名片,奈何时下惟利是逐,一时恐怕还想不到这里。
下一站:淳安桥。已是洲泉地界。此行的高潮。一桥垮三府——杭州、嘉兴、湖州,一府一桥洞,历史的奇观,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桥,有型有样子,两岸的古樟枝条舒展,高大蓊郁,与古桥相得益彰。桐乡这头的桥堍上还带着一个土地庙,供奉总管菩萨,铁将军把门,只能从门缝里瞥一眼,聊表敬意。因疫情被封桥,不然可以数秒内信步三府,满足一下脚踏三只船的快感。稍微辣眼的是,据郁君说,桐乡这头立的是桐乡市级文保牌,杭州那头却是杭州市级文保牌,一河之隔,云泥之别。
最后一站,给此行划上了完美的句号——永顺桥,一座桥面逼仄,却可以号称桐乡又一个第一的六孔石板桥。功用虽被旁边新修的体量庞大的钢筋混凝土桥取代,但宛如小鸟依人,婀娜的可爱。最意外的是,桥头尚孤立着一根贞节牌坊的石柱,俨然在向世人宣告她的贞操——不容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