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一个较详细的木心简历
(2013-11-17 08:40:24)
标签:
文化 |
分类: 悦读日记 |
11月6日
看《梅影清风》,提建议若干,发回。
11月7日
邹农耕寄赠《文笔》二〇一三年夏之卷,随带一页《农耕笔庄鱼素》第六十五、六十六札。
11月8日
往史志办陆建华处,交流参与编写年鉴事。获赠桐乡年鉴两种、《桐乡撤县设市二十周年纪事》一种。其中一套给余兮。陆说后年打算做“老桐乡”文丛。在陆处认识陈焕华和陈剑宏。
11月9日
晚,桐溪书院国学讲会第三期第五讲进行。张天杰继续主讲《孟子》。这样读原典,大家事先不准备效果一般。特别是在讨论交流时,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讲会结束后陆建华请喝茶,有余兮、陈剑宏。十点半散。
11月10日
上午,约王净、余兮在旧书光谈木心专辑事。拟增加木心作品选为单独一辑。王净带来木心著作多种,做插图用。
收吴蓬寄来的《梧桐影》题签。另有一册《吴蓬画菊技法》签赠本,名家绘画技法丛书之一,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二〇〇三年七月版。画册前有《谈画菊》一文,俨如中国画菊小史,亦可见吴蓬对中国画史的熟谙。
11月11日
为了编木心纪念专辑,近日我着手整理了一份《木心简历》(初稿),请你看看(附件中),还有哪些方面是要注意的,好进一步修改。内容主要是从几本有关木心的书(如《读木心》、《温故》纪念专号)和木心自己的书中挑出来的(《温莎墓园日记》因是小说集,未参考)。
如果可以,我打算今后继续完善,把这个做成一个年谱简编,也不知道杭州、上海,甚至北京一带有关木心的档案之类能否查到。我是一个研究的门外汉,还请指教一二。谢谢!祝
教安!
收《温州读书报》二〇一三年第十期。
11月12日
11月14日
往张森生家取回校对稿。给他带去《梧桐影》一至四期各两册。
子张回信:
简历初稿拜读,不管怎么说,这是第一个较详细的木心简历,你是有心人,十分难得!
粗粗看来,有几个地方不够准确,比如由上海美专转杭州艺专的经历,一九五六年第一次牢狱之灾,这都是木心生平最重要的事,不应忽略,建议补进去。
编写一个更为详实可靠的木心年谱,难度一定很大,主要原因是目前没有可资借鉴的木心回忆录(大型的),他的自述性文字过于零散、简略,要进一步了解他这方面的文字。
昨天看了豆瓣网上木心纪录片的预告片,估计木心在接受采访时还会有一些录音,不妨有所期待。
回头有新的发现,再随时相告。
预祝
成功!
11月15日
新华书店购《丰子恺评传》,陈星著,二〇一一年十月版。《前言》中说:“本著的撰写力图做到评与传的结合。评的部分归纳了本人对丰子恺生平和艺术的基本观点;传的部分则系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新发现的史料。此著严格以学术体例撰写,可看作是本人对过往的丰子恺研究著述的一次整体归纳和总结。”陈星有关丰子恺的著作另有:《人间情味——丰子恺传》(北岳文艺一九九一年版)、《丰子恺新传》(北岳文艺一九九八年版)、《丰子恺年谱》(西泠印社版)、《丰子恺漫画研究》(西泠印社版)、《新月如水——丰子恺师友交往实录》(中华书局版)、《丰子恺研究学术笔记》(太白文艺版)、《丰子恺研究史料拾遗补论》(团结版)等。
继续整理木心资料,有近一万字。张天杰建议题目改为《木心编年纪要(初稿)》。王净的校对稿还未发回。
11月16日
无锡作家陆阳寄赠新著《胡氏三杰:一个家族与现代中国科学教育》签赠本,薛冰序,上海三联书店二〇一三年十一月版。胡氏三杰分别是: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说真的,对这三个名字还真是陌生的可以,而陆阳的本事就在于通过一堆史料,挖掘出历史的惊人之处。胡氏三兄弟都是早期赴美留学生,一门三博士,在各自的科学领域都取得过骄人的成绩。近几年虽然存在一个所谓的民国热,但人们更多地是把目光投给那一时期人文社科领域的先生们,相对来讲,那些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们却无人问津,不免遗憾。其实在他们身上也有许多真性情的流露,他们的命运也始终与时代共沉浮。
收《易读》二〇一三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