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赖床”

(2010-11-14 22:35:32)
标签:

卧龙岗

感觉到

睡眠的质量

鹞子翻身

被窝

休闲

分类: 衣食住行
    赖床危害很多。概言之,懒惰思想加重、智力水平下降、诱发各种疾病。于是医生建议要保持有规律的起居,注意保持适合自己的睡眠模式。尤其青年人,睡眠具有较大伸缩性,即使因故牺牲了睡眠时间,也可通过熟睡,用睡眠的质量来弥补量的不足。
  
  尽管我知道赖床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可是如同有了烟瘾酒瘾的人一样,总难以自控。看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下来,不是迫不得已,就在床上得过且过。5分钟、10分钟……半小时、1小时、2小时……
  
  似乎赖床的习惯成瘾由来就有。印象中小时候冬天天气奇寒,河面上冰洁得老厚,屋檐上也挂着冰凌,白天总是厚厚的棉裤棉袄,即便如此,晚间那被冻皴了的小手脚在被窝里痒得教人难受。偶尔,早早起床的父母会把自己的棉裤棉袄放到带着余火的锅门上烤,那是最大的享受了。可是毕竟是偶尔,多数情况下身体和棉衣接触的刹那,是谁都不愿意接受的残酷啊!
  
  年龄还很小吧!一天大早,小伙伴书云来找我玩,见我还在被窝里猫着没起。喊我,我不情愿地睁眼。不好意思总赖着。翻身找裤子,书云忙提醒我应该先穿袄,免得上身受凉,想来这经验还是经别人指点,先前并没自悟,智商也算低下的了。那指点我如何穿衣的情景历历在目,而今我的那小伙伴书云却已阴阳两隔有10年了。不知此刻,在另一个世界的他感觉到寒冷了么?
  
  我还活着。活着的我依然喜欢赖床。不过,起床后不会忘记先穿上上衣然后再穿下衣了。虽然我赖床的做法由来已久,却从未因为赖床影响了学习和工作,我是很胆小的。学生时代的我如果感觉时间已到,常会“垂死梦中惊做起”,穿衣提鞋都在瞬间完成,因此很少有迟到挨批的现象在我身上发生。
  
  做了老师,就常责怪学生“懒”,不像我这样守时。这“懒”便是心之赖。赖床而能对事情不懒的怕就只是像我这样胆小的人了,而有很多人却偏偏胆大。
  
  发现迟到的学生,呵斥起来:“家里钟表,不能定时间吗?!”学生常说:“定了,可是钟表坏了,没响。”有学生一再说钟表不响,我一气之下打他家电话,质问家长:“到底怎么回事?不能舍得给孩子买个好点的闹钟啊?”孩子家长忙解释:“哪里啊!定了时间,喊不起来。起来一会又睡了。打都不见效果。”无奈,只有在班里公开安慰那学生晚上学习时间不要太长。一方面让他感觉到惭愧,一方面也让其他学生感觉到没有被老师严厉惩罚原来是情有可原的啊。
  
  而现在的学生有的偏爱挑战老师的忍耐极限。赖床迟到较之于那些抄袭作业、拖拉作业乃至不交作业等形形色色的老赖可谓“小巫见大巫”了。有没交作业的,问到,就应付说忘记带了。不能说让他回家去拿,万一路上出了意外呢,老师还不是要承担全部责任?那就下次带来,又忘了。直到让你老师跟着也忘了,他就不要做了。逼急了,他就抄袭别人的。反正你没把学生教会,还不是你老师笨蛋吗?
  
  有一同事,见学生作文有不会写的字就空着,于是欣然提笔,在空格处工笔填一“懒”字,意在提醒这学生做人不可懒惰。哪知这学生拿到作文本后,看也不看,全不理会同事的用心。同事生气了,把这学生叫到办公室,给他字典,让他去查。半天,这学生查出来了。同事要罚他抄写五十遍,这学生急了:“会写不就得了。罚抄写五十遍我可告你变相体罚啊!”同事无奈,将该生释放。
  
  既然心赖则为懒,周末赖床,自己总也不能算作是勤快人。如果真能一醒之后,断然冒着寒冷的威胁前进,不消两分钟,身体就会暖和起来。开窗通风然后走出户外享受冬日的阳光,都会感觉生活无比美好。当你打过一趟拳,跑过几圈步,再看那些还在被窝里猫着的人,真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豪情壮志呢!可是人总爱在儒家和道家之间徘徊。大学一同学最喜赖床,周末无事,他总要睡到九点以后,同寝室的人都已吃过早饭各自忙碌,陡然听他一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俨然是一副诸葛亮卧龙岗上的作派。
  
  醒了就起,完全不赖床就好吗?记不清是哪部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人物了。说醒了先来个“鲤鱼打挺”,然后一个“鹞子翻身”飞出窗外。看了让我羡慕不已。后来知道,这样对身体也不好的,最好是能静躺三五分钟,待意识完全清醒,慢慢起床。
  
  写了这么多,忽然想起明早七点半要升国旗。早睡去!明天尽量早起。不过,看看窗外小雨淅淅沥沥,我还想让它下到明早别停呢!呵呵~还不是想在床上多赖上一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顺口答家长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