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自卑心理农村主人公路遥杂谈学校 |
分类: 青葱校园 |
####贤侄:
你好!多年没有回老家去,你现在也该长成大小伙子了吧!
首先叔恭喜你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重点中学!能够进入重点中学,这么多年,你父母肯定为你承受了不少艰辛;你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也一定付出了不少努力,并且因为你的努力,也得到了身边老师同学的不少帮助。心存一份感恩,准备开始走进你的高中生活吧!
进入高中读书,对于人生也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程会更漫长更艰苦”;在高中的三年你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要知道“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趁现在还没有开学,给你介绍一本书吧!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不知你看过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你可以利用假期时间看看。记得我在读这篇小说时候,情感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开篇写他在城里上学时候的生活经历。我虽不是生活在主人公生活的那个时代,但也颇有同感,那就是和主人公有着同样的生活感受——自卑。其实,很多农村孩子在进入城里上学时候或多或少总会有那种情绪,作家路遥应该也有切身体会。你将要置身于城市一个陌生的新天地,和城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相信你在和同学交往过程中难免会有这种心理。如果产生这种感觉,怎么办呢?在你即将进入高中之际,我想给你提出三点建议,供你参考。
一、正确对待过去荣誉,不可存有狂傲心。
自己过去在小学初中或许一直是优等生,受老师家长的宠爱,但那已经属于过去。面对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大家才智都差不多,不要在同学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狂傲,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果一旦骄傲,就会失去很多善意的批评和帮助。一旦没有了好的朋友,自己置身异地,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起初,农村孩子在和城里孩子相处时候也许会感到城里学生的傲慢,那主要是城里孩子还没有完全了解农村孩子身上的优点。如果他们发现你身上的优点,他们也不会因为自己生存环境的优越而心存傲慢。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注意要尽量扬长避短,但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
二、正确看待眼前一切,不可存有虚荣心。
由于生活的环境不同,城里孩子对新事物接触的明显要比农村孩子要多,他们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也比农村孩子相对要优越些。这些农村孩子在没进城里之前就要有心理准备。在这方面不要和城里孩子攀比,我们到学校主要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要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里所说自己:“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如果有自卑心理,首先要认定是过分贬低了自己,过低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很多自卑者日夜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自己的活力和生机遭到禁锢,主观能动性就会被压抑。为摆脱自卑这一自设的心理障碍,应抛弃空想,抛弃虚荣心理,脚踏实地,从眼前做起。把目标先定低一点,小一点,扎扎实实的去做,用自己取得的胜利鼓舞自己,逐步提高自信心,使自我认识进入良性循环。不要怕别人嘲笑自己,在生活上也不必太在意旁人的贬低。要记住:只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别人才能看得起你;只要你不承认自己有自卑感,谁也没有办法使你自卑。
三、合理规划个人未来,不可缺乏自信心。
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总是与个人某些方面的欠缺联系在一起的,当你自知在某一方面不如他人时,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用自己双倍的汗水去换取你所需要的一切。牢记“勤能补拙”这句格言,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以提高自己的能力。自己到新环境一时不能适应是很正常的,但要相信自己终究不比别人差,面对与城里孩子间的差距,经常做些自我暗示“我一定行”“我很聪明”“只要努力我就会成功”。一定不要因为出身不好而忧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心里有自信,就会不断进步,也终究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农村孩子在进城去起初交往朋友也多是来自农村,在陌生环境里有几个出身相似的好朋友自己就会不感觉到寂寞,随着交际圈的扩大,很多城里孩子也会慢慢了解你们,自己也就慢慢和城里的孩子融为一体。当然如果产生自卑心理比较压抑的话,也可以及时找老师或好朋友诉说。须知自卑心理如不及时消除,往往会失去奋斗的动力,对自己自暴自弃,从而产生更大的心理障碍,而造成终生的遗憾。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相信你能不断调整自己心态,尽快适应高中生活,能坚强面对种种挫折,以乐观向上的心态迎接生活道路上的一个个挑战,最终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此致
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