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盘点
(2013-03-31 20:17:09)
标签:
行星不一样结果极夜日心说 |
分类: 艺海存珍 |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知识盘点
1、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3、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是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4、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5、(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球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
6、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7、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8、地球运动的特点: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9、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10、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11、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12、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
13、由于四季太阳高度不同,同一个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太阳斜射,影子长,是冬季;太阳直射,影子短,是夏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短也适中,是春季和秋季。
14、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15、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用乒乓球当地球,用蜡烛当太阳。
16、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一是地球是球体;二是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三是所有的日月星辰都绕着地球旋转,并且每天做一次圆周运动。
17、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一是地球是球体;二是地球是在运动的,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三是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