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8月19日上午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几年,由于经营模式落后,成本持续上涨,新兴业态替代、网络购物冲击等多因素的影响,百货、超市等传统零售企业效益下降,关店止损现象时有发生。
刚才所讲180家(指:据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的百货行业的关闭潮到今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截至今年4月份,全国大概有180家内外资实体零售百货店关闭),这个数据还需要仔细调研,是不是有这么多,或者更多,还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是确实是有很多百货和零售企业关店止损的情况发生。
总体上看,当前传统零售业正处于加快变革、转型的时期,这既是经济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变化的直接体现,也符合零售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光是中国这样,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这种情况。出路主要是靠实体零售企业自身在市场竞争中去探索、求变,但是商务部门也有责任来加强引导。近期我们准备从三个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实体零售企业转型创新。
一个是要推动经营模式的转变,支持开展品牌商品联合采购,引导零售企业提高自营比重,发展自有品牌,从“二房东”的联营模式向联营、自营、自有品牌混合发展的模式转变。现在很多百货和零售企业是“二房东”,自营比例非常低,我们要引导和推动这些企业向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
二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引导传统零售企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发挥实体店网点和物流的优势,发展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线下体验、线上下单、在线支付等融合发展模式。
三是引导多业态协同发展。引导百货店、购物中心完善业态布局,丰富餐饮、教育、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大家去看百货店里面,如果只是卖商品,显然需求是非常有限的,但是现在很多百货店已经转向拓展餐饮、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看电影等等方面的功能,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所以我们要进一步支持大型零售企业开展多功能、多业态的协同发展。当然还要支持大型零售企业向社区延伸服务,大力发展社区便利店,搭载快餐简餐、代收代缴、快递送货等功能,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