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与肠粘膜屏障
(2013-03-29 14:48:05)
标签:
营养治疗健康肠屏障恶性肿瘤益生菌 |
分类: 肿瘤营养支持专业论文 |
益生菌与肠粘膜屏障
肠粘膜屏障
肠道屏障包括免疫屏障、粘膜屏障以及生物屏障等功能。正常肠道屏障功能发挥依赖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如表:
正常的肠道粘膜无论是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防御机制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如肠粘膜固有层浆细胞产生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不仅可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等结合,还可中和其毒素,与肠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共同形成免疫屏障;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能阻止外来菌群在肠道的定植和移位而形成生物屏障;粘膜上皮的紧密连接以及消化道道分泌的消化液和肠道的正常蠕动可保护上皮免受病原菌入侵形成粘膜的物理化学屏障作用。益生菌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增强肠屏障的上述功能。
益生菌肠屏障功能作用机制
胃肠道内的菌群庞大且复杂,每个人结肠内每克粪便含有的细菌数约为1012,总共约400-500种不同的类型,不仅在数量上也在种类上构成了一个微生物生态系统,甚至被视为一个活跃的功能器官。这些微生物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成为病原体而致病,但也有一些微生物诸如益生菌,或参与肠粘膜屏障的构成,或可协同促进肠屏障功能的发挥,从而防治疾病的发生或改善其预后。胃肠道菌群中,只有符合相应标准,才能归入益生菌行列:对机体发挥积极作用;无毒无致病性;含有大量活性细胞;具有在肠道中生存和代谢的能力;储存及使用时均保持活性;具有良好的感官特性(如口味);可从同种菌群中分离出来。
益生元(prebiotics):肠道内不被消化的食物,主要是一些非淀粉多糖,如膳食纤维、菊粉和低聚果糖,刺激肠道内益生菌生长和活动。应用由益生菌及益生元混合而成的合生元(synbiotics),提供益生菌发酵特殊基质,改进益生菌肠道中存活力。
益生菌肠屏障作用机制包括:1)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主要是通过减少致病性革兰阴性细菌的数量、竞争性抑制病原细菌在粘膜的增生、产生抗菌素抑制病原微生物等;2)改善肠粘膜细胞紧密连接,增强肠机械屏障,减少细菌移位。益生菌可通过防止紧密连接蛋白(如occludins和claudins)的变化以及加强邻近的极化上皮之间紧密连接点的抗电阻性来增强肠粘膜细胞的紧密连接;3)通过减少肠上皮细胞凋亡、阻止炎性因子来实现减少肠粘膜屏障的机械损伤;4)益生菌通过产生各种免疫小分子来加强肠粘膜屏障的功能,形成粘膜防御屏障;促适应性免疫应答,以增强肠免疫屏障。
益生菌临床应用 肠道炎性病变(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
消化道肿瘤。危重病患者益生菌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是积极的,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疾病,如重症急性胰腺炎,益生菌却增加了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风险,临床上对重症病患使用益生菌还应慎重。
前一篇:食管鳞癌若干临床问题的思考
后一篇: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