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85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10/22/9/8/12528d2bef9g214.jpg 内容简介:
一个名叫伯格的少年爱上了比自己大20多岁的女人汉娜,并经常在性爱之余,应她的要求,为其朗读文学小说。然而有一天汉娜突然离开,并从此杳无音信。直到多年后伯格长大,当他作为法律系大学生参与法庭实习的时候,竟意外发现汉娜作为二战犯坐在被告席上……
影评:
你的生命中,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令你抛弃一切去追求或者捍卫的?如果那是爱情,你愿意放弃享乐、放弃工作,放弃自由去横冲直撞的追逐吗?如果是事业,你愿意放弃家庭、放弃尊严、放弃平等和美丽去保护吗?如果一个人,她有可以放弃一切去保卫、去争取、甚至是去掩藏的事物,即使他看起来再平常,也值得我们发自内心地去尊敬。
这就是我从《朗读者》的女主人公汉娜身上看到的,也是整个影片最震撼我的情节。当故事继续到法庭当中的关键时刻,只要她对自己不识字的事实供认不讳,就可以澄清那些虚有的罪名,减轻或是免去牢狱之灾。但是,当汉娜面对眼前那张雪白的纸张时,她的内心颤抖了,她最终用终身监禁去掩盖不识字的事实。她选择了用一个谎言去遮挡一个事实,而没有选择用一个事实去戳穿一个谎言。
肤浅的我顿时目瞪口呆,我一脑袋问号的定格在电视机前。为什么?为什么会有人宁愿断送自己的后半个人生、承认残暴地伤害犹太人的滔天罪行、失去尊严并将自己莫须有的罪恶写进历史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识字的事实?
但是,如果从头至尾地看过影片,不难发现汉娜几乎是在用一生的所有捍卫着这个秘密。二战期间,他不惜放弃西门子升职的机会去做集中营的看守,和平年代再一次放弃新的升职机会以及与麦克的爱情,只身一人离开熟悉的城市来捂盖自己文盲的事实。换个角度来看,最能让她兴奋的事情,也无外乎是听人朗读,无论是集中营中的犹太人还是小自己二十岁的麦克。支撑她走过几十年牢狱生活的信念,就是努力地学习读书写字。朗读、文字、文盲,这几个词汇串起了汉娜的一生,隐着形却左右了她的命运。影片中的汉娜是固执的、多少有些古怪的和孤独的,不知道这所有的一切人格特征和生命体征是否都与她的这个秘密有关。
无论从战争的角度,还是从爱情的观点,这部影片无疑都是悲凉而不可喜的。但是我却从中看到了希望。人类的灵魂总算还剩下一些高尚的诉求和对美真诚的判断。总算还有一些人了解自己生命中有值得永不言弃的追求,更难能可贵的是,那追求不是爱情、不是自由、甚至超越生死,是对文字、对知识、对精神的极大渴求。这经历了战乱、经历了奇妙爱情、经历了牢狱之灾的女人,仍旧将文字放在生命的首位。
在这部影片里,动人的不只是爱情,可以令我们思考的不仅是对犹太人以及他们的杀戮者的反向思考,还有我们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比对与沉思。作为生物体,我们依靠面包与果实维持生命,而作为人类,我们理应有高于与区别于其他生命体的需求——对立体的精神世界的渴望,那是刻画我们人性本质的另一只笔。
小窍门:
还在为花很长时间在淘宝网上找热卖宝贝吗,还在为卖家的诚信而担忧吗?现在不用愁了:
淘宝网:
09秋季女装精品最新上市
09秋冬流行鞋包饰品最新款
2009秋季男装流行风
运动潮流09秋季新品上市
全国各地美食特产一网打尽
去淘宝网逛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