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到茶溪杜鹃红

(2015-04-25 10:26:14)
标签:

佛学

文化

旅游

情感

春到茶溪杜鹃红

    四月下旬的一个晴好上午,我和省“美丽乡村”采访组的几位摄影家驱车从黄州出发,沿着合武高速直奔麻城。下高速,过二桥,往北前行20余公里,便到达熊家铺文化旅游小镇。因为当时我们不知道,往北可直抵这次要采访的茶园冲村,而是沿着龟山风景区南门直上,经风景区再下行才达目的地。

    车子沿着蜿蜒的柏油公路,在绿林中迤逦穿行。窗外是起伏的群山,宛若碧绿的海浪,偶见星红点缀,我们知道那就是闻名遐迩的麻城杜鹃花。在杜鹃的故乡,这种花路边也是俯拾即是。我们无心赏景看花,每个人心头装的是快些,再快些见到那个被省政府命名的美丽乡村。

    抵达风景区后,车子下行近千米,便到了茶园冲村部。下得车来,熏风拂面,仿佛久违的情人突然给你一个飞吻。和煦的山风,没有休止地抚摸着我日益老迈的躯体,酥酥的令我醉了。和村支书寒暄几句后,我站在村部的门前,手捧一杯主人刚泡的龟岩绿茶,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着眼前的风景。

    茶园冲四面环山,层峦叠翠。漫山遍野的桐花开得正艳。刚刚经过桐花大峡谷,坐在车上的我不曾在意它的恢弘气势。如果不是有心茶园冲之行,我也会像前几次来龟山看杜鹃一样,只知道杜鹃花海的博大雄奇,却忽视了桐花大峡谷的靓丽风景。也许因了这个缘故,微风拂过,落英缤纷,桐树下一片桐花。远观呈白色的花朵,此时站在无处不在的桐树下,细看掉到地上的桐花,花瓣白色,花蒂殷红,似古时秦淮歌女无可奈何花落去时洒下的泪痕,以及那一层层漂浮于河水上的胭脂。

    看到桐花的命运,我不免暗自神伤。然而,这是自然的规律、人性使然。没有必要太在意。香醇可口的绿茶既解渴,又涤除我一时的悲愁。当我把目光投向河边田畴、高山梯地,一望无际的青青茶叶送目而来。眼前的绿又一次舒展了我的心情。与人交流的话题自然多起来。

    刚从村里退下来不久的老书记告诉我,茶园冲村原属龟山茶场,龟山风景区打造后又归风景区。其实,如今的龟山也好、杜鹃花海也罢,过去是他们的地盘。茶园冲的龟山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记忆,外地人只知道龟山杜鹃,不知道龟山就是茶园冲的山了。

    我感叹之余,问:龟涎煮龟茶,天下第一家。说的就是你们这里的茶吗?

    老支书说,是的。他们祖祖辈辈主要以种茶为生。茶园冲产的龟岩绿茶早在陆羽的《茶经》里就曾记载,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茶。他们这里山高雾绕,常年有龟头龟尾流下的水滋润茶树,无论从营养还是药效都与众不同。他们沿用祖辈们遗传下来的用龟峰流下的泉水泡茶,长期饮用,能够祛病强身,延年益寿。他们村如今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占全村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一,许多家庭都是四世同堂。

    望着老支书黧黑脸上流露出的自豪感,我看到了美丽乡村之所以美丽的所在。难怪当地人的祖先要将这里起名为茶园冲。茶叶是他们的生存之本,是他们用以打造绿色家园的品牌。

    午饭的时间快到了,但我已被可餐的秀色饱腹了。我提议先看完茶溪部落再用餐。

茶溪部落几个红色大字,镶嵌在村部公路旁的招牌上。就在我玩味“茶溪部落”几个隶书大字时,耳边飞来一只采花大盗,嗡嗡地叫个不停。它还居然停在我耳根小憩。是现任村支书的爽朗笑声,惊动了大胆的蜜蜂。它才老大不迈地飞走。

    啊,真是人到花海也成花了!我在村部门前的杜鹃花坛边仅只站片刻,就沾染了花香,惹来蜜蜂的怜爱。大家听到我的感慨,都笑了。

    过了柏油公路就是茶溪部落。将近正午的春阳,有些夏的火辣了;但微风一吹,热意顿消。我们走在用枕木铺就抑或用鹅卵石砌成的茶园小道,返朴归真之感袭来。部落里的茶园大约三十来亩,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客在绿油油的茶树旁采着娇嫩的新茶。男男女女,三三两两的说笑声,本已给这片绿色的茶园带来了欢乐,让你恍然置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之境;又见茶园中的蜂蝶竞走,围逗游人的和谐,不觉旅途之疲劳顿消,对晋大夫的归隐由衷羡慕。茶园中有一个小屋建造特别,远观像茅棚,进去后方知是建筑装修华丽的卫生间。

    我对村支书说,你们茶园冲人真会生活啊,厕所都建得如此古今现代一体!

村支书笑道:是啊,这几年我们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拆毁了过去低矮肮脏的茅厕、猪圈,统一建造徽式风格的公厕,电线、电杆全部从地上架设改为地下掩埋,洁了村庄,美了田园,乐了万家。

    啊,难怪刚才一路上没见到一根电线一个电线杆呀,难怪茶园冲村能被列为全省绿色幸福村呀!我再一次向村支书竖起了大拇指。

    看到这娇嫩的新芽,我们不由得心馋,但午饭时间快到了,我们没时间去体会采茶的快乐。我们想尾随那些采茶客,到茶园对面的品茶室看他们制茶、品茶。

    茶溪部落茶园边,就是河岸。河并不宽,水也不多,但卵石林立,水清见底,清泉石上流,潺潺的水声增添了乡村野趣。品茶室临河而建,与茶园隔河相望。不时从品茶室飘来的古典、现代音乐,让你沉醉。世外桃源的人间仙境可观可感。

    从茶园去品茶室,需经过一座用二十几个大鹅卵石铺垫的桥。我们正准备过河,放学归家的孩子,背着书包,屁颠屁颠地从石桥走过。我们只好暂避河边。可是,这些孩子们停留在大鹅卵石上,旁若无人似的,挽起手袖,弯腰伏在鹅卵石上,将小手伸进水里,捉小鱼。

    我想,这样会抓到鱼么?我走近一个鹅卵石一看,呀,真的,好多的小鱼!它们毫无畏惧,嬉戏石间。我再看身旁的孩子,他的小手上有几尾小鱼在跳动。我惊讶未定之际,孩子们已经将小鱼放进清亮的水中,然后唱着欢快的歌儿,从桥上蹦跳着下来,又蹦跳着走向远方。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而我们的头顶正艳阳高照。

    几位摄影家一大早从武汉赶到黄州,邀我同行,又想赶阳光,没来得及过早,早已饥肠辘辘。我只好半途而废,从石桥上折回。

    午餐安排在村部不远的月亮湾好吃一条街的茶溪农庄。又是“茶溪”!我想这次之行,与茶溪结下了不舍之缘了。我定要写写这里的茶溪了。

    同行们进屋后,我还站在门前,看了一下附近的地形——屋后的山酷似一轮新月悬挂在龟峰右侧。也许,这就是这个湾名的由来罢。

    席间,我说出了我的想法。这次,村支书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并说,听祖辈讲,之所以叫月亮湾,正是此意。又告诉大家,月亮湾对面正在建玄武大峡谷。等会吃完饭,我带您们去领略龟尾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观。然后从这里沿着公路上,左到韩养村一览由韩国人设计建造的韩式建筑风格和体味韩式养生要典,右去原始村组去见证茶园冲的历史,感悟当地的风土人情。你们会知道在我们茶园冲曾有个叫韩真人的道人能够叫日月不西沉的传说,听听老人们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董必武主席游览茶园冲,即兴赋诗的情景……

    我说,书记,我俩不吃饭就去可好?

    他说,眼福要饱,但先要饱口福。

    的确,如果来茶园冲旅行,不吃茶园冲的野莴苣、苦菜、竹笋、春条和麻城肉糕,那真是大虚此行。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也许在这里才能真正享受到。我一端起碗筷,就不知道放下碗筷。大家如我,早已忘却了谦谦君子之礼。刚才丰盛的一桌饭菜,一晃就是杯盘狼藉。平时在都市里大讲特讲光盘行为,在这里没有清规戒律的情况下,自然成行。我不知道这是饥不择食,还是美味可口。

    大家饭饱,精神倍增。我正要催促村支书带我们去玄武大峡谷,《湖北日报》的熊海泉主任抢先一步,提议,趁光线好,赶快上龟山拍杜鹃。他的理由是,茶园冲是此行的目的不错,但茶园冲与龟山血脉相连,相得益彰。到了茶园冲不上龟山,秀一回杜鹃花海,半途而废也。

    因为同行的都是摄影家,搞文字的就我一个,拽不过他们。再说,天气预报明天空气密度大,不利于拍摄。至于茶园冲村的走访座谈,与天气的关联似乎不大。正如村支书津津乐道的那样:“我们茶园冲村春似草原绿,人比杜鹃红。夏日可避暑,秋天枫叶彤,冬可赏雪景,吊锅兜子火,快活赛仙翁……”

    也好,人间四月天,正好看杜鹃。刚品赏了茶园冲的绿色,何不去看看漫山即将红遍的映山红呢?只有看看红花,我们才能感受到绿叶的伟大、无私!

    2015年4月23日夜草龟山脚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