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学学西方国家用私人名姓命名

(2023-04-02 15:55:23)

 

也学学西方国家用私人名姓命名
牛湘坤

      我们国家好像自古以来就比较提倡集体主义,很少以个人名字对定律、方法、理论等命名,所以一旦有中国人以私人名字对某物命名,有的人就极为反感,这种习俗似乎一直延续至今。而西方国家刚好与中国相反,喜欢对很多定律、公式、理论等以私人名字命名。大概西方人认为,这么做有利于鼓励个性,例如牛顿定律、薛定谔定律、欧氏几何、马克思主义等都是以个人名字命名的。甚至对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公式也以个人名字命名,如恩格尔系数等等。 
      西方人这么做似乎也有他们的道理,可能对个人创造科学定律、科学理论等行为具有鼓励、激励等作用,毕竟基础科学理论的创造与技术攻关不同,一般不能采用集体攻关的办法,如生产航母等。基础科学理论的创造往往更需要个性,需要科学家耐得住寂寞、孤独。这大概也是西方自然科学理论多于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早年是学习英语专业的,读过一些西方作品,很多地方也受西方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的影响。特别是当时国家刚刚开放,人们对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言行极为关注,有些人甚至盲目崇拜美国。现在细想起来,虽然不能盲目崇拜西方,但西方很多先进之处还是值得学习的。对于西方个人命名的做法我还是比较欣赏的,觉得这有利于鼓励个人独立思考、独立创造科学理论的积极性。所以在我的书中第159页,我说道:“对于能够提出科学假说的学生,可以考虑给予10——20分,甚至更多。期末也可考虑免考。假说可以以学生的名字命名。”
      在最近出版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京东有售)一书中,我开始试图打破中国人不习惯以私人名姓命名的做法,某些地方采用了私人名姓如“牛氏理论”“牛氏写作教学法”“牛氏录音写作训练法”的字样。期望人们逐步习惯西方的这种在我看来较好的做法。
                                           2023年4月1日

        注:有人把我戏称为“腹稿专家”,这大概是我在书中讨论了多种“腹稿形式”之故。但实际上,此短文的写作并没有打腹稿,可能是因为很早以前我思考过此类问题,或说很早以前就打过腹稿吧。因而动起笔来,头脑中的语言记忆储存系统及思维系统好像就自动打开了,一个小时就完成了此文初稿,对短文也仅作了七八处词汇的修改。人的头脑构造真有点神奇!
也学学西方国家用私人名姓命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